BC-波士顿学院介绍 本期司机 MaggieMa BC生物化学专业在读 一.地理位置 A:波士顿学院位于美国麻塞诸塞州波士顿西边的ChestnutHill(俗称栗子山),介于Newton区和Boston之间,相比于波士顿其他的大学例如Boston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哈佛或者MIT等处于闹市区的大学,BC的地理位置闹中取静。 然而,BC周边的交通非常便利,校园10分钟步行距离就有三条直通闹市区的和城市著名观光与游玩地点的地铁,分别为波士顿地铁绿线的B、C、DLine。BLine的终点站“波士顿学院“就在学校的大门口,而C、DLine可通过乘坐学校的shuttlebus五分钟内到达。BLine贯穿整一条波士顿的巨大主干线CommonwealthAvenue,途径较多居民区、韩国城、超市等等;而CLine则沿历由当年英国殖民者修建的历史最悠久的BeaconStreet而建,道路宽敞,风景优美,富有人文气息,喜欢吃各种各样欧式美食甜点和逛文艺小店的同学一定可以在CLine上找到自己最爱的落脚点;DLine途径医院和疾病研究机构。 二.校园环境 A:从外观来说,波士顿学院以高颜值著称,非常有书香气息。波士顿学院是天主教学院,因此许多建筑都参考了教堂风格或者哥特式风格而建成。 从面积来说,波士顿学院与其他大学比起来要小很多,总共只有三个校区,ChestnutHillMainCampus、NewtonCampus和BrightonCampus,学生上学都集中在ChestnutHillMainCampus;NewtonCampus有学生公寓和法律学院图书馆;BrightonCampus属于综合校区,有神学院、图书馆、办公楼和最新建起的McMullen博物馆。而ChestnutHillMainCampus又分为UpperCampus、MainCampus和LowerCampus,UpperCampus和LowerCampus为学生生活区域(宿舍和食堂都在这里),MainCampus是主要教学区。 波士顿学院的主校区位于地势变化比较大的栗子山,住在LowerCampus的同学每天都需要“爬山”上学,也因为这个原因,校园里面的同学也会常常开玩笑说,在BC不太容易胖起来。 三.学校课制 Q1:Semester,Trimester,Quarter? Q2:课制对于学生学习压力、生活节奏等的影响如何? A:波士顿学院采用Semester(学期)制度,一年当中有两个学期,FallSemester(9月-12月中旬)与SpringSemester(1月中旬-5月中旬)。 其中,Fallsemester有一个感恩节长假,还有一两个短的长周末(LongWeekend);SpringSemester假期比较丰富,三月中旬会有一个九天春假,四月下旬会有专属天主教大学的EasterBreak。 个人认为两个学期的本身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BC和许多其他的美国大学相比,一个学期平均要多拿一门课。从BC毕业,共需要个学分,假设学生打算四年毕业,那么平均一个学期要拿15个学分。然而,BC每门课基本上都是3个学分,也就是一学期要拿5门课,这与其他大学只需要拿4门课比起来,课业量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如果未曾在美国高中读过书,刚进大学的大一第一学期,在课业量与语言障碍的叠加下,压力是存在的。 四.中国学生情况: Q1:是否会感觉中国学生很多? Q2:每届中国学生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Q3:中国学生的生源地城市、高中、标化分数大概是怎样的? A:我们这一届进来的中国学生不是很多,大约40名,因此如果拿的课程不一样,还是不太容易碰得到中国同学。在饭堂的时候,会感觉中国学生不少,因为中国学生喜欢一起吃饭。另外,来自中国就读于BC的生物、物理、化学PhD数量来年增长,因此偶尔走在路上还是会听见讲中文的同胞。 每届中国学生数量不定,在50-70人之间。但是,BC有意扩充并强化中国的校友群体,因此在录取策略上来看,未来会录取更多的优秀的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生源地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安徽等。来自普通高中和国际高中的一半一半,SAT标化中位数在-之间,托福以上。 五.“必修课程”GeneralEducation Q1:学校GE要求如何? Q2:总体难度感觉如何 Q3:GE课程教授是否能激发你对于课程的兴趣? A:在波士顿学院,GE被称作为CoreCurriculum(简称Core),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以下内容: 1.一门艺术:从美术,音乐或戏剧中选择2.一门文化多元化3.两门历史4.一门文学:从ClassicalStudies,English,GermanStudies,RomanceLanguagesandLiteratures,SlavicEasternLanguagesandLiteratures等系选择5.一门数学6.两门自然科学: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物理中选择7.两门哲学8.两门社会科学:从教育心理学、经济、政治、普通心理学、社会学中选择。9.两门神学10.一门写作 Core的总体来说不会特别难,而且大多很有趣。人文学科阅读量比较大的,拿好成绩的前提是做好每一次阅读,多与教授交流学习进度,参加每一次课堂,并且好好写作业。 以我身边朋友和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说,BC的Core确实是非常好的,它们不单能够弥补许多几乎空白的知识领域(比如神学),遇到好的教授的时候甚至能完全改变自己对某个学科原本固有的看法,甚至影响到以后专业的选择。在我将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的每一个Core课程的教授都非常好。比如,我的英语文学教授ThomasKaplan-Maxfield,他的课以Love为主题,他对不同形式的爱都有很深的研究,而他要求我们阅读的书目(TheArtsofLoving,LeftHandofDarkness,TristanIsolde),都在后来成为我不断阅读和启发我思考的书籍。 六.课堂大小 Q1: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是怎样的 Q2:专业课大概是怎样的 A:一般来说,IntroductiontoPsychology,GeneralChemistry,FundamentalPhysics,Calculus等很多满足Corecurriculum的基础课程都以Lecture形式呈现,人数可从60-人不等。但是,涉及到人文课程的比如哲学、神学、文学、写作等需要课堂讨论比较多的基础课,BC会将人数限制在15-30人左右。 基础课难度都不大,课堂目的以通识为主,注重给学生提供属于某个专业领域里面最典型的、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学术内容和研究手段。以人文课程为例:每一位BC学生在上哲学基础课的时候都一定会读最著名的《理想国》、圣奥古斯汀的《告白》、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对哲学和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籍。学生不管上哪一门神学基础课,也一定会多少了解一点何为新约与旧约,基督教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它与犹太教又有何联系。历史课无论如何也都会提到工业革命。因此,上BC的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学习并掌握一门学科的思考方法以及写作技巧——写哲学论文是反复思辨与论证,历史论文更多的是平行比较和引经据典,而文学论文注重由内而外剖析。 专业不同,课堂设置的大小也不一样。人文课程以小班授课为主,人数在10-30之间,甚至有一些更高阶选修课程只会有5-8人;社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专业课人数还是会保持在30-40人左右。 专业课的课堂难度自然而然也就比基础课要高许多,一门课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福建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