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月月底一直到12月12号,麦子和其他高山兔的成员一起,远赴长白山为万达做了长达15的培训。在培训中我一直在强调运动站姿的重要性,滑行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滑雪基本姿势,我们才能充分的运用到身体有限的资源做到高效的滑行。 ?????上一期中,我们探讨了关于站姿与对齐的基本要素,浅谈了身体的平衡轴与对齐中的“基本法”。今天,我们来看看我们矢状面中的平衡与对齐。 ???当你上下或者前后运动的时候,你的关节是在矢状面这个维度上进行弯曲和伸展的,因此,在我们谈论前后和垂直运动时,其实是我们在探讨身体在矢状面上的运动,包括你的移动和平衡,以及他们的方向和范围。 01 重心 ???在教学中我常说:“重心放在脚心上”,或者“压力点平衡在外脚上”。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你要理解,“在脚上”是什麽意思。在滑行中这并不意味着重心与脚的连接线必须沿着重力的方向,而他们的连线是对齐我们的平衡轴的。 ??? 回想一下我们之前探讨过的,身体的平衡轴穿过我们的重心且垂直于我们的雪板板底,在滑行过程中,我们的平衡轴只有在少数的时间才与重力方向相同。 ???所以,当一个指导员对你说:“平衡点在意的脚上”时,他的意思是从矢状面看,平衡轴穿过你的前脚掌与足弓之间的地方。 ???这是前后平衡的基本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髋部和肩膀会呈现出一种很有意思的状态。在屈曲的运动站姿中,肩部比髋更靠前一些,甚至比重心也要更靠前一些。而髋关节则落在重心后面,除非你站的特别直。 ???正常情况下,你的肩部在脚的前面,髋部在脚的后面。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保持髋关节处于脚的正上方!”,从教学上来讲,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对齐平衡轴的方法,但从技术上讲,却是一个不准确的说法。 02 踝关节的弯曲 ???从矢状面上看,我们小腿的弯曲角度对于前后平衡的控制比身体其他部分都要大。踝关节的弯曲对于身体重心前后移动的影响相较于髋关节要大5倍之多。此外,雪鞋鞋筒的角度也决定了脚踝弯曲的中性点的位置。 ???由于雪鞋在矢状面上不允许脚踝有过大的活动范围,所以在滑行时,我们也不能过多的改变脚踝的弯曲程度,因此,雪鞋合适的前倾角会为你带来一个良好的脚踝弯曲的中性点。合适的雪鞋前倾角和硬度也为良好的前后平衡打下了基础。 ——良好的脚踝弯曲让我有一个合适小腿前倾角度,从而更好地保持前后平衡 ——而在这几个弯中,我的脚踝没有保持弯曲且收紧的姿态,导致我的重心落后,板头在出弯时弹起 ???得益于双板雪鞋的前倾设计,在我们滑行姿态较低的时候,重心依然可以保持在脚的上方。如果前倾角度太小,那么我们在以低姿态滑行的时候,重心就会过于靠后从而摔倒。而如果前倾过多,那我们不得不把我们垂直运动的中性点放在一个很低而又不舒服的位置上。高山滑雪的竞技运动员和雪上技巧运动员通常采用很大的前倾角,以便于身体进行更大的屈曲。 03 矢状面中的板头差 ???在平行转弯中,板头差是在矢状面上内板与外板板头之间的距离。当我们在滑雪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动作:入弯时主动将内板向前多伸出去一点才开始转弯。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该不该有板头差,有人说是对有人说是错。在我们的滑行中的的确确存在板头差,但这是其他一些动作造成的副产品。并不是主动伸出的。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过,在转弯中,外腿会更加伸展,内腿会更加弯曲,这个动作导致我们内腿的股骨(也就是我们的大腿骨)扭动的幅度要大于外腿股骨。因此,从矢状面上看,我们的内膝领先于外膝,而雪鞋又只为脚踝提供了一点点的弯曲空间,所以內脚不得不跟随内膝,这也就造成了内板领先于外板的现象。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两腿屈曲不一致时,穿运动鞋的我还可以保持两脚前后位置基本一致,而穿上雪鞋后会有明显的前后差异。 ???在转弯中,倾斜幅度越大,内外腿的弯曲程度差异也越大,也就会带来更大的板头差。同样,板头差也可以由腿部的旋转所产生,这是我们今后会讨论到的话题。 ???在这一期话题中,我们一起探讨了身体在矢状面中的前后平衡中的一部分。我们了解了在矢状面中重心的合理位置,脚踝关节对于前后平衡的影响,以及矢状面中板头差的由来。 ????下一期我们将会接着讲滑雪中身体矢状面的前后平衡。没有看过之前文章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补补课喽~ ???12月的课基本已经排的满满当当了,只剩17,18号两天空余,需要约课的小伙伴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