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基础 艺术生留学考雅思,总分要求是6.5,小分6。高中英语是强项,四六级(CET4:,CET6:)都是裸考过,所以大三的时候很自信地啥也没准备考了一次雅思,结果是听力7阅读7写作6口语5.5,总分6.5,总分刚好过了,所以我那时候自我感觉还是比较好,认为只要口语加把劲就能过,没有必要报班。 19年自己复习了一个月考了一次,结果是听力8阅读6.5写作5.5口语5.5,这时感觉有些大意了,小瞧雅思了。 20年6月份从大学毕业,从10月份开始准备,想要在年考完,报了12月29日的机考。 备考资料 顾家北老师编写的小绿书和饥饿英语的阅读、写作、口语集训营以及一对一写作和口语的课程资料。12月初的时候花钱批改了几篇作文,结果都不是特别好,特别是TR和CC,发现论述和审题还是有很多点没掌握,审题也老是失误,而且口语集训营的时间和我考试有些脱节,时间上太赶,所以狠狠心报了5次一对一写作和3次一对一口语,想要更保险些。 备考方法 听力和阅读:听力之前的成绩还是比较稳的,所以我几乎没有下功夫,只是在考试前一天熟悉机考操作的时候做了一套题。这一年疫情宅家写论文期间其实也看了不下20几部英文剧,几乎能脱离字幕看懂,所以总体来讲听力没有怎么复习。阅读是我第三重视的,之前考的两次是纸质的,7和6.5,我都是没做完,第二次甚至有一篇所有选择都是最后一刻乱涂的。但这一年大四下来为了写文献综述阅读了不少英文文献和书籍,感觉阅读速度经过一年肯定是有所进步的,在上集训营后用了Laurie老师的方法发现做题速度提高很快。集训营的课我基本都是跟了录播,晚练基本没怎么参加,大概是做了3、4套题目的样子,模拟考大概考了8分感觉还挺稳的,就把时间投入写说两门了。 写作:写作是我花力气最多的地方,我主要是11月份上写作集训营,用小绿书辅助,以及12月份的一对一。大作文这块花了很多精力,基本是按照审题的能力(对不同题型的辨认,写以及积累观点),解释观点的能力,相关话题的词伙掌握这几个方便进行的, 审题和解释观点:审题就是对题型的了解,比如优缺点,观点,论述等等,不同的题,不同的关键词,限定词等等会影响写观点,我会自己先写,然后看老顾对同学观点的批评,再记一下老师的观点。前期的时候经常用老顾的观点来练习写解释,同时把常用句型放旁边想办法用,然后对比范文,学词伙和解释的结构。12月份一对一的时候Fiona老师给的作业用中文写了很多观点和解释,后面慢慢开始完全自己写,然后根据老师批改情况改进。 词伙搭配:平时上课会实时记老师的一些表达,学习范文也会对范文进行词汇的整理,分成结构词(其实就是论述的结构,中心句结构经常会根据题型改变),通用的词伙和话题词伙进行归类,然后用背单词软件进行各个话题的词伙整理,我没有花太多时间背,大部分是在练习前先过一遍相关话题词伙,用练习作文方式来用,刚开始学的时候甚至是边写边查。 小作文的话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还是针对不同的图表类型(动态静态地图流程)进行练习,对范文仿写,学习读图,总结信息,熟悉一些常用的句型,附带数据的方法。老师说想要拿高分,小作文只要有6.5就可以,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毕竟分数比例小。 口语:我的语音还算标准的,集训营前期练习着重提升了下语调。之前裸考的时候以为P2最重要,P3我都是直接回答问题然后举个例子就完了,现在想想考官给我5.5已经算很高了。上集训营和一对一的课让我对口语各部分有了更清楚的认知,结果上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P3才是最能体现口语能力的。P1和P3都有比较固定的答题格式,能够套用不同的背景句和答题角度来应对不同的题目。前期P3基本上是根据老师的方法:1先熟悉话题词伙2先自己回答,3看中文观点口译,4跟读录音,5自己回答,6复习词伙。个人感觉复习下来,P1P2P3实际上都是可以互相援助的,有些词伙,答题角度都相通,所以花大部分的时间在P3,P2和P1也能提高。这次备考时间很紧,只有1个月,所以我其实P2,P3都没准备完,为了节省时间只能自己精简题库,挑有代表性的练习。P2是根据Lily老师的材料,给P2列了个大表格来串题,节省了很多时间;练习的时候就是拿张草稿本,记下要点,然后说2分钟,然后听录音并增减内容,换合适的表达。后面报了三节一对一的课也特别有帮助,在练习中Micky老师会给我实时的反馈,纠正的效率很高,比如老师让我在句子中间加一些语气词,结束语,感觉流利度瞬间好了些,卡壳的感觉少了。三节课下来积累了不少信心,不过最后能拿7分是没想到的。 考场状态 口语:我的考试在上海机考中心,口语是中午考,下午其他三门。我报的口语是视频通话的,感觉考下来比前两次真人的要舒服,因为我之前毕业答辩也是用Zoom来进行的,所以这次没有前两次那么紧张。遇到的考官还算好,P1我感觉讲的挺好的,题目也准备到了;P2是一个偶尔参加有点贵的活动,我说完后问了一个相关问题了;在P3经常打断我反问,甚至打断我的时候还有些得意的嘴角上扬,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我组织答案的节奏,我还在想举例,分类讨论之类的时候,突然换问题,又得重新想。口语考完特别没底,但是很快就复习下午考试去了。 听力:机考的界面比较友好,平时习惯电脑操作,做起来游刃有余,做的时候感觉掌握了听到答案的节奏,总体下来比较轻松。 阅读:这次机考因为考场大,人很多,每一科考试都要登录,而且因为网络原因,等所有人登完基本要20分钟,给了我比较多的休息的时间。因为带着口罩非常闷,我会适当的调整下呼吸,听力做完整个人都有点晕晕的。这次阅读题抽到的是比较简单的,我记得应该是滑雪板的演化,苏联工人七天排班制,还有音乐,声音和人情绪的关系,用集训营Laurie老师讲的看几道题再读文章的方法,整体上来讲很顺的做完,发现还有10分钟(和之前纸质考试差的时间有点多),然后整个人就有点慌,感觉做太快了有点不妙,就又开始疯狂检查几个有疑点的题目。 写作:写作是这次比较遗憾的一个点,因为是花了最多精力的,目标分是7分,但最后只有6.5。大作文是二选一类型的观点题,问的是选spendmostoftimeworking还是alifewithoutwork,我在考场上一时没有回想起来应该确定C还是确定A,感觉问法特别奇怪,前5分钟就panicattack,然后硬着头皮写成确定A,最后10几分钟我又急急忙忙把主体段第一段改写成了确定C,后面的折衷段没来得及改,考完其实觉得凉凉,但是结果出来竟然够用。问了老师,老师说可能是因为框架对,所以基本分数有。小作文是静态图,这个我考前几天刚好花了很多力气熟悉,所以还是比较稳的,估计最后也给我拉了点分。另外的话,就是机考中心的键盘太不好用了,shift键是短的那种,平时用惯了机械键盘,这次打字特别费劲,整个写作部分都是拼了老命赶时间,和听力和阅读形成鲜明对比。建议机考小伙伴,特别平时用mac的最好事先买个类似的键盘熟悉熟悉。 心得收获 1.上课下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雅思并不是单纯的英语水平考试,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要有对一些话题的了解度,还要有辩证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我以前认知的“区别于国内应试英语考试的最能体现英文水平的考试之一”还是有一定区别。还是需要针对题库,题型的回答方式进行整理归纳,要不然考场上一紧张,遇到不熟悉的,就很容易失误。所以我感觉基础好的同学千万不能轻视雅思,不是说英文水平好就一定能考高分的,毕竟是申请大学用的,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的体现。 2.其次我感觉上课最好的地方就是能有学习的范本,有总结好的知识点和题库能进行学习。特别是ABC方法,感觉用了之后能根据评分标准对自己写作审题能力有很清楚的认知,比如可以很粗略的归纳为:TaskResponse就是写的ABC是否准确有力度,立场是否清晰,CC就是是否能够解释清楚AB和BC的连接,其他两个就是词伙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后面报了一对一后,感觉老师更能根据我的个人情况指明方向,不管是口语和写作都感觉比上大班的时候对复习内容更清晰,对自己各项能力都有了解。 课程/留学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