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这是12月30日拍摄的张家口赛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夜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众所周知,夏季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是一个相当考验耐力的项目。但你可知道,在冬奥会中,同样有不少项目对选手的毅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在这些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越野滑雪与北欧两项(含跳台滑雪与越野滑雪)。特别是越野滑雪,更是被称为“雪地马拉松”。此次北京冬奥会上,位于张家口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举办越野滑雪与北欧两项的所有比赛。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好手将云集于此,让观众感受“雪地马拉松”的独特魅力。将打造成山地公园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据介绍,位于张家口市太子城区域东南侧山谷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占地面积.55公顷,由场馆运营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场馆技术楼、场馆媒体中心和转播综合区构成。其中场馆运营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场馆媒体中心和转播综合区的建筑都是“临建”,赛后,只有技术楼将永久保留。这是年12月21日拍摄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观众席。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为何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会有这么多临时建筑呢?“这主要还是为了契合‘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办赛理念。”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建设之初,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就充分考虑了赛时需求与赛后利用,许多临建场馆合理设置于场地综合区内。设计施工时将功能用房用轻质隔墙分隔,便于赛后拆除,也可根据规划重新设计分隔。部分看台及比赛配套设施采用临时建筑,赛后可进行拆除及回收利用,让冬奥场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这是年11月15日拍摄的张家口赛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此外,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赛道设计同样颇具特色。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赛道总长为9.7公里,赛道宽度为8—14米,共设8个赛道圈,分为东侧山谷的竞赛赛道和南侧山谷的训练赛道。“与场馆建筑一样,我们在设计赛道时,就充分考虑到赛道后续利用。整个赛道在建造过程中不仅充分尊重自然地形,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树木。”该负责人说。重庆日报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实现场馆的最大化利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在夏季变身成马术、山地自行车等项目俱乐部,冬季则将变身成山地公园及家庭雪上娱乐中心。“我们还准备在中心内设置真人CS休闲娱乐项目,进而让更多游客能感受到该中心的独特魅力。”该负责人说。越野滑雪考验选手耐力正如场馆的名字一样,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主要举行的就是越野滑雪项目。作为冬奥会最古老的项目之一,越野滑雪是冬季项目中的马拉松。该项目的赛道路线长、运动员比赛时间长,是典型的耐力项目。据介绍,越野滑雪发源于北欧,又称北欧滑雪。该项目要求滑雪者借助滑雪用具,运用登山、滑降、转弯、滑行等基本技术,滑行于山丘雪原之间。年,越野滑雪首次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受限于场地等多种因素,中国接触越野滑雪的时间较晚。在亚洲范围,中国还是拥有较强的实力。年亚冬会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自由式比赛中,中国越野滑雪选手王春丽以0.09秒的微弱优势获得金牌,结束了中国亚冬会历史上从未在这个项目上获得个人金牌的纪录。重庆的越野滑雪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从事该项目的爱好者并不多。中国越野滑雪队渴望突破据介绍,越野滑雪共分为男、女两个组别,其中男子组设置了双追逐、个人短距离、15公里、公里接力、团体短距离、50公里集体出发等6个小项。女子组则设置了双追逐、个人短距离、10公里、45公里接力、团体短距离、30公里集体出发等6个小项。该项目共将产生12枚金牌。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中国越野滑雪项目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在跨界跨项选材等手段的助力下,中国的越野滑雪已实现了飞跃发展,并在年北京冬奥会上首度实现了全项目参赛,创造了历史。年,来自云南的古龙择仁曾先后获得国际雪联FIS积分赛芬兰卢卡站男子U18自由式短距离1.4公里冠军,以及芬兰Vuokatti(10公里自由式滑雪集体出发)m16第3名,更是让世界观众看到了中国越野滑雪的巨大潜力。不过,尽管中国队近年来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挪威、瑞典等越野滑雪传统强国相比,中国队依然存在明显短板,特别在30公里集体出发等中长距离项目中,中国队能站上冬奥会赛场,已是巨大的突破。对于主场作战的中国越野滑雪选手而言,如何在此次冬奥会越野滑雪比赛中赛出风采,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越野滑雪的独特魅力,无疑是更现实的目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fzql/1193462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