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学到这个秘诀,你的

发布时间:2025/3/27 11:33:52   点击数: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txbyjgh.com/m/

作者:海若

春节刚过,小越却闷闷不乐。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好,她不仅没收到新年礼物,连压岁钱也被妈妈没收了。

类似的情形每年都有,好多学生既盼望假期,又怕考不好导致寒假不开心。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考试后,有的同学轻松过关,有的同学寝食难安。

今年上海春考出分后,有名考生在网上发了一张英文多分的截图,轻描淡写地说高考前可以不碰英文了。

这个截图让好多高中生羡慕不已。要知道,春考很难,英文考到多分可不容易。

18岁混血小将谷爱凌,在今年北京冬奥会上,通过一个超高难度的动作,锁定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为中国队夺取第一块女子大跳台金牌。

除了在运动方面的天赋之外,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在训练之余,她用一年半的时间学完高中课程,以差20分满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

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那自家的孩子还有机会吗?

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在《学习的格局》一书中,就写了如何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学有动力,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

01找到孩子的学习节奏

经常有人说,某个孩子学习勤奋,每个周末都在补课或刷题。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只要努力刷题,成绩就能提高。那么,很多学生成绩不好,是因为刷题太少吗?

关于大脑的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认知误区。很多时候,学生看似努力,其实是在“低水平重复”。

美国密歇根商学院的迪奇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三圈理论”,可以用三个圆环表示。

最里面一层是“舒适圈”,舒适圈里是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

最外面一层是“恐惧圈”。顾名思义,恐惧圈里的内容比较难,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中间的那一圈,迪奇教授称之为“学习圈”。他认为:在学习圈里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圈里面85%是熟悉的内容,另外15%是未知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内容是最容易掌握的。

舒适圈里的题目因为没有挑战性,不管花多少时间,做多少遍,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也不会有更大的提高。孩子看似勤奋,内心会感觉枯燥和无聊,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

超出孩子现有水平的内容,因为听不懂,学不会,就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我有位朋友是名校硕士,对儿子抱有很大的期待。可是她儿子小学时成绩就很差,学习比较吃力。

选择初中的时候,朋友没有考虑儿子的实际情况,反而帮孩子报了一所名校。他们很幸运地摇号摇上了,当时朋友特别开心。

可是过了没多久,朋友就发现儿子跟不上班级学习的进度,几乎门门倒数。儿子的自信心大受打击。于是,她不得不帮儿子报辅导班,可是收效甚微。

很多家长都迷信名校。但实际上,多数名校对学生的基础是有要求的。如果名校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很容易失去自信,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找到孩子的学习节奏,尽可能选择适合孩子现有水平的学校,不要好高骛远。

我们让孩子保持在“学习圈”,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新内容。把学习变得像升级打怪一样有趣,孩子学习起来才会轻松又愉悦,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即使孩子基础较差,也会慢慢进步,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时间长了,孩子的学习就会进入良性轨道。

02培养孩子主动多维学习方式

记得高中有名同学,上课听课很认真,学习非常刻苦,晚上经常学到很晚,可是每次考试都不理想。

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在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

从这个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我们最熟悉的“听讲”,知识留存率只有5%。也就是说,如果只听讲,两周之后,我们学到的知识只能记住5%。

很多学生的学习属于默默地听讲、自己消化,不复习、不提问、不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效率很低。

戴尔教授的“学习金字塔”揭示了一个无奈的真相,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指向成功。

被动式的学习,尽管花了很多时间,却事倍功半。

而主动学习方式,因为有互动有体验,孩子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所谓学霸,并不是只会死读书。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学霸,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找到了更为高效的学习方式。

跟同学讨论问题,会产生思维碰撞,从更多角度理解所学知识;

动手实践,会增加直观感受,理解也更为立体和深入;

教授给别人,正所谓“教学相长”,只有自己理解深刻的东西才能讲明白,在教的过程中促进了自己的理解。

有人说,既然听讲的知识留存率这么低,那还需要听课吗?当然需要,因为课堂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获取知识点的手段。

正因为会遗忘,才更需要及时复习巩固。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48小时内及时复习,效果是最好的。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就是点明了这个道理。

被动式的学习,也要有主动的预习和复习。预习之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之后,及时复习巩固。其实就是变被动为主动。

年河北省高考状元郭宁,在《我是这样考上北大的》一书中,认为“方法是进步的阶梯”。

她每天会对当天的课程进行总结,遇到不会的题目,她喜欢跟同学一起探讨。她还经常整理错题、复习基础知识,对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正是因为采用了主动学习的方式,她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在高考中考出了分的好成绩。

当我们了解了大脑的学习机理,就会明白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更有利的,才能帮助孩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成果。

03帮助孩子建立长远驱动力

很多父母发愁,为什么孩子写作业要磨蹭那么久?为什么刚背过的课文又默不出来?为什么作业总是丢三落四?

现在很多孩子,父母一催他学习,内心就会比较抵触。

孩子不愿意学习,本质来看是因为缺乏目标感和内驱力。

我们发现,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会特别有劲头。

如果一个孩子自己想参加作文比赛,他会努力搜集素材,注意遣词造句;想在运动会取得名次,就会主动加强锻炼;想唱好一首歌,就会认真背歌词,反复练习。

如果父母把自由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那种自主感会让孩子更愿意行动。

父母的陪伴不是监督,不是唠叨,而是耐心发现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使命。

让孩子懂得,学习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手段,从而在学习中找到价值和意义。那种自我驱动力远胜于父母的唠叨。

当一个人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时,使命感带来的驱动力会更加持久。

著名律师郭蔚,从中专到清华博士,历经坎坷。如果不是有长久的内驱力,恐怕也很难坚持。

郭蔚出生于山东农村,从小家庭贫困。她初中毕业考上中专,毕业当了护士。虽然在别人眼里这已经很不错了,实现了农转非,但是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这里只是起点。

她工作之余喜欢看书,还自学了中医,期望成为中医大夫。然而,这个希望却破灭了。

她看书时偶然看到《合同法》,激动不已。别人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法条,却深深地迷住了她。从此,她立志用法律保护个体权利,维护个体尊严。

那时她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还是毅然开始了法律自考。几年时间,一直奔波于北京与山东之间。她从大专读到本科,然后考研考博。最终,在年,郭蔚进入清华大学攻读法学博士。

当孩子有了一个梦想,使命感和内驱力会带他走得更远。

04写在最后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父母既是引路人,也是同行者。

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学习节奏,让孩子始终在“学习圈”,会让孩子学习兴趣大增;

培养孩子的主动多维学习方式,会让孩子学习轻松而快人一步;

引领孩子追寻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驱动力,会让孩子无惧困难,勇往无前。

点亮小火箭,祝愿孩子们新的一年虎虎生威,为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

审稿:花开时节

校对/找图:红瓦绿墙

排版:时默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fzql/1193474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