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志刚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互联网促进的知识普及和足够多的知识资源,仿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大部分人虽然都认可学习的重要性,社会和时代也给每个真正愿意学习的人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但真正去着手学习的却是少数,而且能够持续学习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呢? 如果说在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为了打下基础、习得技能、提升素质、考上好的学校,那么对于成年人而言,大部分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绩效和个人能力。 绩效是当前的,个人能力是长久的。但学习本身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周末当别人去滑雪、泡吧而你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学习并不能够带来下周一的绩效提升,也不会有人给你加工资。 它的作用需要时间维度的积累和发酵,而且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所以许多人等不及。当看到自己的学习没有带来“直接效果”的时候,就放弃了,这样子虽然不好,但却是人的本性。 刚毕业上班的同学还可能经常看看书,但等他们结婚生子事情渐多,同时在单位从新手到差不多能够胜任工作的时候,这些人就很少去下工夫学习了。常见的在学习上能够持续下大工夫并有所得的人是两类: 一类是内心足够强大目标很明确的人。这种人不管有没有人督促和要求,他们只追求自己心里的目标,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但这样的人属于人群中的异数,少之又少。 第二类是那种在竞争压力特别大的岗位和公司的人。如果不去持续的学习和长进,就没法混下去,就完不成任务和要求,所以被“压迫”、“逼迫”着学习。 点击可在京东购买 那普通人如何才能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中我们提出了2个方法。 /02/ 还有个同学通过电子邮件问了类似的问题: “田老师,说说我的情况,期盼能给点建议吗?我是学校的硕士毕业,今年毕业9年,从小也算一个学霸,先在一个研究院做设计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我的问题是:我知道现在的环境需要不断学习,也感觉到不学习越来越来混。但问题是,为什么我却学不下去,买了不少罗振宇他们的课,也很少听?” 深究一下,这就是持续学习的动力问题。如果仅仅靠个人的自觉性,大部分成年人是无法持续学习下去的:学习的效果很难及时反馈,没有办法做到学了就有好处、就升职加薪,而且学习本身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跟自己较劲的“非人性化”的行为,所以大部分人学习的动力其实是慢慢弱化下来的。 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又不愿意真正去学习,所以只能通过“伪学习”的方式让自己有“学习的感觉”。 各种知识付费的服务大都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需求,通过简单的方式帮你解决焦虑的问题,至于是否真正的能够起到学习的作用,则不是人家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白癜风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