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板技术滑雪文章翻译胯部反弓还是

发布时间:2017-6-18 17:02:42   点击数:

HiporKneeAngulation?

胯部反弓还是膝盖反弓?

PaulLorenzJuly

作者简介:PaulLorentz是澳大利亚滑雪教练协会APSI的资深4级教练导师,国家示范队成员。

以下为中文翻译,最近比较忙所以翻译得不算精。欢迎指出错误,我会尽快纠正。

我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对“膝盖与胯部反弓”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到在进行教学或自我修炼提高的雪友们。似乎所有的滑雪者或者教练都只会择其一,认为某一种比另一种更有益。本文讨论的是两者各自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两种技术。

先说最重要的问题:膝盖反弓和胯部反弓都是什么?若雪板倒向一侧立了刃,必然有什么东西进入了弯弧的内侧,否则雪板还会是平的。

在进行膝部反弓时,膝盖进入弯弧的内侧使雪板立刃。膝盖关节会形成一个角度,上半身(此指膝盖以上的一切)平衡在外板上。进行胯部反弓时,由骨盆进入弯弧内侧形成立刃角度。胯部会形成一个角度,使上半身(此指胯部以上的一切)在外板上平衡。无论是哪一种,身体都会有一部分靠向外板保持平衡,以避免“侧倒”(身体直挺挺地倒向一边并落在内侧板上)。所以在读此文时请留意:内倾形成立刃角度,反弓建立外板平衡[ii]。

KneeAngulation

膝部反弓

完全掌握将膝盖倾入弯内的能力十分困难,在滑行时做出如此精准的动作很难。尽管看起来像是膝盖折向一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膝部反弓需配合脚的内旋和反掌。你可以坐下试着做一做。坐好以后,转动或是踩住你右脚的足弓(可能会感到小脚趾悬空)。此时你的脚就是在内旋,同时你的膝盖会感到倾斜向内移动。为了继续内倾膝盖,你必须向内转动骨盆,脚保持内旋不能动。正是向内扭转骨盆,并保持脚部内旋的组合使膝盖看起来好像是在向内移动。

膝盖反弓的动作让你能快速立刃。这个动作在小回转时非常必要,因为小回转中一切都要加快节奏。

膝盖的内倾和反弓在过渡和入弯的阶段尤其有用。在过渡阶段中,双板必须倾倒山上刃立起山下刃,才能在弯顶早早抓住雪面。随着雪板远离人身,我们必须运用膝盖带住板刃。在这些阶段中,最有效的立刃方法便是在胯穿过双板时,专注于这个动作,因为这个动作所需的行程最短。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换刃时,膝盖走过的路程要远小于胯部的路程。值得留意一点,如果在过渡阶段换刃时主动去用膝盖,不仅是膝盖,而是整个身体都会因此跨过雪板。在高速小弯入弯时,见到膝盖比胯部更深入弯弧是很寻常的。

若缺乏进行膝盖内倾、反弓的能力会使人小回转能力受限。通常来讲,一个弱于此技术的滑雪者会搓过弯的上部,或者“推脚跟”,原因是他换刃以及拐弯时早抓雪的能力极为有限。这些习惯在初学小回转的雪友中非常常见。

尽管膝部的内倾、反弓能非常快地建立很大的立刃角度,但这个动作使身体陷入一个难以应对即将产生的压力的位置。注意下面的这幅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膝关节受到强大扭力和弯曲时,膝盖的承受能力(也包括腿部)严重不足。

HipAngulation

胯部反弓

不同于膝部反弓,使用胯部反弓可以使你姿态稳固。你的外脚稍直,扭力更小,因此更能应付随拐弯产生的巨大压力。理论上说,移动胯部到一个反弓位置是比较容易的。胯部移动的方式就像是打字机滚筒横向移动。胯部入弯后若想有效反弓,骨盆的移动方向和腿部所指的方向必须要有所分离。腿部带动板子扭转(慢弯)、或雪板完全刻滑,扭转腿部,胯部保持静止,不随板子而转动,这两种方式都能形成上述分离。胯关节稍弯曲,随后形成一个角度,就可以使上半身在外板上达到平衡,并继续形成角度。很多人说要把身子当成香蕉,向外侧板弯,但这样会导致下脊柱弯折,在受到压力时甚至会使人受伤。这个照片中,箭头代表胯部和腿(板子)的指向,可以看出脊柱竖直,肩膀与胯部平行。

在中、大回转中由于板压大于小弯,而且感受的时间更长,胯部的内倾、反弓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弯中间和出弯阶段更明显,原因是这两个阶段遇到的压力更大。

与用膝盖不同,把胯部移入弯弧要花点时间,不怎么快。这样做能创建最大的立刃角度,但是也要费最多的时间。如果动作不正确,用胯部立刃会破坏滑雪者的平衡。滑雪很大部分的重量不得不移入内侧,诱发内倒,在速度慢、坡度缓的情况下最明显。

中高级滑雪者经常用胯部内倾、反弓来立刃。相对于动作机理精准的膝部内倾和反弓,用胯部的动作更简单。而且,如果一个人偷懒,站姿笔直,这样立刃会更“容易”。

Sowhichisbest?

哪种更好?

大致可以明白,两者在回转时都有一定地位。在滑小弯时,很强调利用脚踝和膝盖来换刃,并早早地增加立刃角度。当腿部伸展,雪板立出刃以后,胯部留在弯内侧,形成胯部反弓。从弯的中部开始,外腿相对更直,并利用身体的更大一块(胯部),来应对增加的压力。

在滑中大回弯时,身体受到的压力更大(上文有提及),对于胯部内倾、反弓的强调就多的多了。因此,在过渡阶段会强调将胯部“抛入”弯内,或者是在过渡时“主动跨过雪板”以尽早地用上胯部。与此同时,还是要注意脚踝和膝盖的运用,因为他们可以在胯还在横跨雪板时帮你切住雪面。

还有一点说需要清楚,当利用胯来立刃时,达到同一个姿势有两种方法:1)从一个居中的位置,可以内倾,把胯移到弯弧内侧,形成反弓;2)从一个低的过渡站姿,向一侧伸展腿和脚(尽量刻上刃),使胯部留在弯弧内,形成反弓。在弯的中间,这两种方式形成的胯部反弓姿势是相近的。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过渡的类型、弯的大小和方向。

无论是胯部还是膝部反弓都不是独立的。若使用胯,仍然能见到细微的膝部反弓。若使用膝盖,胯部仍然会向内侧移动一点来辅助膝盖。不管你更擅于那种,或更喜欢哪种,在任何转弯中两个关节都是高效立刃并保持平衡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帮助你以新的角度思考立刃,并可以在下次上雪道时试一试!

译注:

此文中所有“胯”原文都为hip。又是中文也会译作髋部,因为英文中hip这个词同时包含了髋和胯的意思。

[ii]“内倾形成立刃角度,反弓建立外板平衡”在很多教学体系中都会强调。在这里内倾跟反弓并非反义词,而分别是广义的“向弯内倒”,和“在某关节处形成角度”。









































白癜风前兆
白殿疯病传染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dy/1193388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