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和几个朋友来到魔都周边一个知名的度假村。度假村非常大,占地两千多亩,更是传说中魔都大佬投资的项目;当然魔都制造爱魔都人,据说80%的客人都来自于上海。度假村内外,各种旅游设施一应俱全:五星级酒店,各种游玩设施,赛马、滑雪场、漂流、高尔夫球场......而大佬旗下旅游公司属于花开两朵中的另一朵,一方面和度假村左右互搏,另一支更是茁壮成长,甚至口罩时期也不能暂却其锋芒,目前签约项目繁多,遍布全国,甚至国外到处都有。 度假村不仅设施很国际化,甚至服务生都会让你置身于小联合国中。来自东南亚各地的小哥哥们,一上来就是各地口音的英语,跟我们非常有礼貌的问候再引入酒店,然后我们惊奇地发现,有很多国际学校和幼儿园地牌,这些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满大厅的孩子,引起我极大的好奇,想必他们就可能就来自我们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国际学校——这让我们非常想去了解一下,从一种休闲而非学术的角度,真实的国际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尤其口罩三年前后,国际教育中的精英家庭,整体状态会有哪些变化?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消费降级?是不是国际学校的活动真如名利场?尤其从营地组织者的角度,会对这些国际学校孩子有怎么样的评价? 01来自营地的第三方观察者 很幸运地,在度假村我们采访了一位营地组织者J老师。这位老师非常的nice,可能也是国外留学回来,发音很标准。她跟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度假村的旅游产品,然后告诉我们,每周她都要带领几个甚至十几个来自上海国际学校的国际学校营。最近这些活动中毕业游比较多,也有班级集体活动,大部分项目都是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团。 那么我们就开始很八卦了,问到了一些敏感话题,这当中肯定是关于消费能力。幸好J老师参与过的项目很多,能从各个维度为我们解惑。这个度假村其实比较亲民,也是80%以上类似活动的目的地。但她之前有办过最贵的活动,可能一个项目是在~万之间(一个班级左右的规模),之前也有很多的国外活动,有些本身档次非常高,甚至会同时穿梭好几个场地;她还提及了上海某外籍学校包下整个养云安缦的故事。所以,在整个国际学校圈,就活动来说真可以上不封顶。但绝大部分的活动,其实就是朴实无华,,,,,,且不枯燥的那种! 第二个我们比较好奇,在这种自由放松的环境下,组织者会对各个国际学校会有如何一番评价。当然,我们会先问国际学校的金字塔尖——对于上中国际和SAS印象如何。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J老师对这两所学校印象“并不好”。主要是这两所学校孩子太难带,孩子们有太多自己的主意,有时候根本不理睬组织老师的指令。“纪律太差,太差......”J老师笑着回答。然后我们探讨了各个学校的文化,可能根植于美式文化中就是这种自由奔放——“纪律”,这种概念没有的。从这点来说,这两个学校倒是可以算很棒的美校。换个角度看,这种相对开放的环境可以保持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当然J老师也提到了,最喜欢的学校是万科双语——这样指名道姓,不知道好不好——她说,这个学校的孩子很乖,也很有礼貌,而且也很有才艺天赋。才艺这个当然万科当仁不让,每年一度上海音乐厅的德英乐演奏会,都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给人感觉万科的孩子人均都会几种乐器,这样氛围培养的孩子如何不具有灵性呢? 不过纪律好的原因,我们猜想,还是因为万科系学校教学中有很多体制内元素,万科双语本身也就是复旦万科的C班演化而来,所以说,纪律这方面肯定比较看重的。从这点来看,每个学校的特色都是由每个学校的初心或者说基因来决定,经年累月就成了这个学校的风格和标签! 最后,我们又和J老师谈起了一个敏感话题:消费降级,今年是否在国际学校也有类似的现象? 说起消费降级,大家肯定会想到所谓的“中产作死三件套或四件套”,但无论多少套,读国际学校必然要排第一条,而国际学校传说中的第一销金窟必然是营地活动。 不过J老师的观点令我们大跌眼镜:如今对于大部分国际学校家庭的营地活动,也不过是如这个度假村全家一万多开销的项目。而口罩三年大家其实连这个都省了——甚至不少国际学校家庭中,小学五年或幼儿园三年,唯一一次校园级的营地活动不过就是一场毕业游而已。 按照今年的情况,度假村其实远比口罩行情前更热闹;但从同业的角度J老师也了解到,至少今年大家在开销上的确变得更谨慎,以前可能活动预算没上限,那么今年真的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哪怕是一些在知名的“贵族式”国际学校。从这个角度讲,这种上海周边度假村反而是所谓“消费降级”的最大受益者! 0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的魔都国际教育 国际学校的确活动多。某书上经常有一些国际学校的妈妈会po出一些照片,有关一些学校的舞会,无非是妈妈们服饰华丽了一点,现场的环境布置绚丽了一点。这时候,评论区往往会酸得掉牙。但无一例外,基本上评论者言必称《三十而已》,似乎那已经是国际学校活动的名片场。 但对那部让大众去了解国际教育圈的知名电视剧,我们一直不以为然,说的刻薄一点,就是一个完全不懂国际学校的编剧,拍给没接触过国际教育的观众看的。当然,大家都爱看这种剧情。若是拍比你优秀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估计很多观众会怒火中烧:什么档次,比我还要拼,把电视机给我砸了! 其实真实的国际学校家庭,哪有那么多精力,如孔雀开屏般地去展示自己华美羽毛——年,魔都来个藤校+牛剑的offer,多个美本top30和英本G5级offer,你以为可以参加舞会能整出来么?错,这都是魔都国际学校的家长和孩子们卷出来的。 当然,这种卷是多维度,不是读书刷题的那种卷!“AmicusPlato,AmicusAristotle,SedMagisAmicusVERITAS”——哈佛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句话应该不仅是大学的目标,也应该是国际教育的追求。若是用两个字来形容魔都的国际教育,那就是“探究”——无论是批判性思维,还是EPQ研修,其实就是培养孩子探究真理的能力。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有一个像魔都这样的包容和自由氛围。 所以这几年,其实在留学申请上,总体而言整个国内是在走下坡路的,但魔都的offer数量和质量一直逆势增长,颇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的气势! 不同于北京公办国际部称雄,深圳一家深国交独大,魔都国际教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IB、AP和A-level三大体系,具有斩获;民办双语、公办国际部和外籍学校各自均有拔得头筹(上面两个表格,有关于魔都A+类、A类和部分B类高中的offer情况)。 那怕前面评论中酸掉牙的《三十而已》式贵族学校,今年以近60名毕业生,近半斩获top30和G5的offer,光牛剑藤校就拿了8枚。无怪乎之前我们有接触一位深圳过来的外籍家长,访校了解之后惊呼,这学校孩子咋已经被洗脑了,只以藤校为目标...... 其实,在过去两三年,魔都国际教育和其他各地国际教育的差距,在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大。且不说胡润刚选出全球百强高中,上海占了大陆半壁江山——毕竟胡算半个上海人,拿出来讲会有点“沪吹”嫌疑,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碰到不少外地来上海读国际学校的家庭,都会有种朝圣的心态。毕竟如魔都附近的某新一线城市,前三的几个国际学校,上海随便拉出一个二梯队的外籍子女学校在IBDP成绩上都可以吊打一下。 当然我们也碰到来自浙江的大佬——其实孩子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一上来就说想去包校、想去平和世外;然后我们反问一下,您觉得孩子去镇海、去学军或杭二中有可能么?对方摇摇头,表示这个难度太大。那么,我们看看下表,上面三个浙江中学差不多等于上海四校级别,但从中考分数对标而言,世外平和的难度已经等同于四校了。 当然,想进这些A+的国际高中,办法还是有的——那还是八个字:及早准备,有的放矢!(从之前的offer录取表单中,可以得到A+类9个,A类16个,以后可以专门讲) 所以,这才是真实的魔都国际教育。大部分家庭并没有那么多功夫和时间,也没有那么多心机去包装或者social。 真实的国际学校,就是一群目标很明确的人聚在一起,按照自己对世界理解的正确方式去培养下一代而已。在魔都选择读国际学校的阶层,总体而言,也属于最精明、也是最有想法的这个阶层。就像消费降级,他们可能会在生活品质上降级,可能在出游上降级,但绝对不会在教育上降级! 对于国际教育、背景提升、体制外身份规划等有问题的家长,想进一步了解国际升学、择校、插班、转学等业务的,要了解SMK、XWB、H7H8、L6、QB、SBL以及相关的体制内背景提升,可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fz/1193471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