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才是未来金寨发展的重头戏太给力

发布时间:2017-4-14 11:45:19   点击数:

“十三五”期间金寨县旅游项目一览表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优先建设

后备项目

创建提升

创建“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梅山水库、红军广场、红军纪念园整合创5A

光伏产业园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张冲抽水蓄能电站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马鬃岭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天堂寨旅游扶贫实验区

大别山金寨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列宁小学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水电科普博物馆

天堂寨国际旅游度假区

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青少年户外运动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园

水上运动基地

大别山玉博园提升项目

红石谷景区提升

燕子河大峡谷二期提升项目

旅游景点

梅山湖休闲游憩区

燕子河国际康养基地

西庄温泉旅游度假区

西庄温泉度假村

龙津溪地

大别山生态谷

白塔畈油茶示范园

金刚台山地运动基地

汤家汇红色浪漫小镇

树上穿越儿童公园

竹风文化产业园

西淠河源头休闲度假区

马鬃岭运动小镇

青山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龙湾村中华杨氏宗祠旅游观光区

万亩竹海体验园

响洪甸水上低碳娱乐基地

花石乡大草坪滑雪场建设项目

服务设施建设

天堂寨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马店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天堂寨风景区游客救援中心

金寨?大别山旅游集散中心

金寨支线机场项目

基础设施

环梅山湖自行车道

响洪甸环湖绿道

重点完善县域公路网络,构建“三横四纵”的综合交通结构体系

完善提升重点城区、景区内部道路等级以及城区与景区之间的衔接道路等级

设置绿道及步道系统—多种类型的交通道路标示

01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编制《金寨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组,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多元复合型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机制,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确立旅游产业战略支柱产业的地位,把金寨建设成为大别山精准旅游扶贫为特色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02

优化全域旅游空间格式

依据金寨县旅游资源分布和区域优势,遵循资源属性的连续性,以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为指导,集中功能分区单元,突出主体,以点带面,分工协作,突出主题,对金寨县进行“”空间布局。

两心

——依托金寨县城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及天堂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较大知名度,建设金寨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天堂寨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作为金寨旅游综合服务接待及交通集散中心和金寨县旅游发展的“第一印象区”。

三廊

——利用现有的主要交通线路和绿道系统,连接主要城镇、景区和特色乡村,打造金寨大别山特色的最美旅游风景廊道,建设S-S大别山扶贫通道旅游环线。

六道

——利用金寨县已有交通现状,以整体性、地域性、参与性、情节性为原则,发展旅游新业态,培育新的旅游热点,大力推进水道、徒步道、骑行道、自驾车道、高铁、低空飞行道的建设,实现金寨县旅游“六道”并行的局面。打造“驿站+廊道”的水陆空立体旅游道线。

四区

——大天堂寨避暑休闲区。位于金寨县南部,涵盖天堂寨国家5A级景区、马鬃岭、燕子河、茶西河谷、龙凤河谷、斑竹园等区域。发挥大天堂寨片区生态资源优势,以避暑休闲为核心,配套相关的康体疗养、主题娱乐活动、休闲度假及其他服务设施,把大天堂寨避暑休闲区打造成华中地区首席避暑休闲度假目的地。

——梅山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位于金寨县北部,包括史河、梅山湖、马店等地区,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水系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依托相关资源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休闲、水上运动、现代农业等产业,打造成国家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金刚台户外运动集聚区。位于金寨县西北部,包括金刚台、汤家汇、铁冲乡等区域,区内山地资源和文化优势明显。突出发展本区山地观光、户外休闲、生态度假和红色文化体验等功能,发展为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响洪甸生态养生度假区。位于金寨县东北部,包括响洪甸、“东茶谷”、西淠河源头、红石谷等地。区内竹产业、茶产业等特色产业资源丰富,古镇文化、温泉文化和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区域内重点构建文化休闲、避暑度假和康体运动三大产品体系,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别山区首席滨湖休闲度假目的地。

3

打造全域畅通交通体系

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基本建成水、陆、空立体立体发展,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交通网络对金寨旅游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优化乡镇、景区间的交通衔接,实施交通干线与3A级以上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

1、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1)航空

积极争取金寨4C支线机场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并开展规划选址、可研审查等前期工作,填补皖西无支线机场的空白,符合省内航空机场布局要求。加快推进合武高速—机场—天堂寨景区连接线。加密京津冀、珠三角和全国其他城市的航线,进一步发展国内客源市场,拓展日韩、东南亚和欧美等国际市场,推动金寨乃至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国际化,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公路

完善“四纵三横”骨架路网。争取河南濮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金寨段35公里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争取上海至安康高铁途经金寨并设站。高标准建设合六南快速通道、G青山至燕子河、船板冲-石门沟、黄柏山林场-西河-狮子峰林场、天堂寨—九资河、泗道河-银山畈-卧牛岭、S诸佛庵-分水岭、S转春—西界岭、S大顾店-水竹坪、白塔畈—西河口等省县际出口路公里。加快旅游和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旅游大循环”工程,推进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设,新建和改建县城通往旅游景区及省市县新农村示范点道路,重点加强二大库区经济发展旅游道路建设,建立便捷化的旅游交通网络。升级改造旅游大环线中的S双河-桃岭—梅山水库—槐树湾乡—油坊店乡-张冲乡-诸佛庵段。加快升级改造县乡道和村道公里,打通农村公路断头路连接线72公里,解决进入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3)铁路

铁路是金寨县重要的对外旅游交通脉络,合武高铁穿境而过,本着“巩固老线路、加密热线路、开辟新线路”的策略,在旅游旺季增开旅游专列。天堂寨火车站开通办客业务,火车站内部建立智能化的调度系统,科学控制旅游流,满足游客集散的需要。交通沿线做绿化处理,交通节点设置文化标志物,与景区之间融为一体,打造绿色交通线路。

(4)水路

重点打造以旅游客运专用的金寨港区,服务游客及水库周边地区居民,建设小青峰岭旅游码头、鲜花岭客运码头、梅山水库旅游码头和响洪甸水库大坝旅游码头。加快水运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和港航、船舶、运输、管理的完整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传输和共享,科学管理和决策,为提升水运提供优质服务。

(5)步道

依托金寨县广袤的森林地貌,结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在金寨县南溪、天堂寨两处分别修建全域型登山健身步道,打造森林型的户外运动基地。

2、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

引进社会资本组建旅游出租车公司,开通县城至主要景区和景区之间客运专线,构建便捷的县域旅游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大别山金寨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景区、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和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在县城和主要景区、乡镇之间规划建设自行车绿道和登山健身步道,在宾馆、车站、码头等涉旅窗口醒目位置设置旅游交通和景点介绍图,在进入金寨县重要交通干道处设置国家统一的景区标识,在金寨县内通往各景区的道路上设置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标识标牌。建成交通路、生态路、景观路、旅游路“四路合一”的县域内主要交通道路。

1、创建特色化小城镇

以天堂寨镇被评为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为契机,吸取先进经验,出台旅游城镇发展优惠政策,立足各城镇资源类型和特点的不同,整合旅游小镇资源,策划具有小城镇和旅游双重功能的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景观和核心吸引力,实现旅游乡镇的差异化发展,建设六大特色旅游小镇体系,分别为:生态人文休闲小镇,如:梅山镇、天堂寨镇等;温泉休闲特色小镇,如:吴家店镇等;红色研学度假小镇,如汤家汇镇;健康养生养老小镇,如铁冲乡、燕子河镇等;文化体验小镇,如沙河乡等;乡村休闲度假小镇,如麻埠镇、梅山镇等。

2、茶谷系列建设项目

依托金寨旅游产业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通过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天堂寨休闲产业集聚区、茶麻水镇文化创意产业区、油坊店道茶养生养老产业区和青山国际茶学院等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区。

天堂寨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天堂寨镇和燕子河镇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天堂寨景区和燕子河景区为核心,发展避暑休闲、户外运动、康体疗养等旅游产品,带动周边村镇和乡村旅游发展,成为金寨避暑休闲产业优先发展区。

茶麻水镇文化创意产业区。以茶麻文化、水镇文化、农业遗产文化及地质文化为主题的集茶麻文化创意、水镇文化创意、农业遗产保护与展示、茶游憩养居为一体的大别山茶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油坊店道茶养生养老产业区。道茶结合,凸显养生功能,对油坊店产业集聚区进行分区开发,完善集聚区旅游功能,通过茶旅互动,以旅促茶。

青山国际茶学院。全产业链设计,进行农业学习、文化教育、产品研发、户外素质拓展等全要素设计安排,打造“茶乡旅居——学习交流——研发创意——交易展示——游憩健身”的研学旅游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打造以高山农业科技展示、农业知识学习、农业产品研发、户外拓展训练等为一体的高山茶研学旅游区。

3、红色旅游系列项目

寻求省旅游发展资金帮助,实施鄂豫皖红军纪念园、汤家汇红色历史文化名镇项目建设,筹建红四方面军纪念馆、红军广场景区三期改扩建等红色旅游项目。

4、自驾车旅游系列项目

迎合自驾游发展大趋势,建设汽车旅馆和自驾车、房车营地、户外露营地等,依据自驾车营地分类,建设梅山水库水域风光型自驾车营地、马鬃岭森林峡谷型自驾车营地、白塔畈和南溪药库乡村体验型自驾车营地、金刚台景点互动型自驾车营地和斑竹园交通集散型自驾车营地,共同形成金寨县自驾车营地系统。

5、乡村旅游富民和扶贫系列项目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和扶贫系列项目建设,在景区沿线乡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户建设农家乐、养生小院,鼓励他们从事乡村旅游服务,建设天堂寨旅游扶贫实验区,实现梅山镇小南京村、天堂寨镇前畈村、燕子河镇大峡谷村等重点片区旅游扶贫工作的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

6、研学旅游项目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的研学旅游目的地,推进以列宁小学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园、大别山金寨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代表的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以金刚台、天堂寨地质研究等为代表的中国地学旅游示范区建设。

7、特色旅游基地项目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培育形成金寨特色基地。

红色旅游基地。打造革命博物馆、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和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金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旅游基地项目;

绿色旅游基地。打造天堂寨、红石谷、燕子河大峡谷等一批绿色旅游基地项目;

蓝色旅游基地。提升燕子河大峡谷、响洪甸水库、响洪甸大坝等一批蓝色旅游基地项目;

康养旅游基地。打造燕子河国际康养基地、西庄温泉度假村、西淠河源头休闲度假区等一批康养旅游基地。

专栏1:重点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依托金寨县特色村落,以天堂寨农家小院、麻埠茶谷小院、信义光伏农业生态园及小南京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为标本,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和垂钓捕捞等乡村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产品。依托金寨县汤家汇镇、梅山镇、铁冲乡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以红色演艺、红色培训、红色休闲、红色展览、红色观光、红色创意为代表的红色体验产品。

健康养老产品。借助中国老年学会正式授予金寨县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充分发挥“中国长寿之乡”影响力,依托铁冲乡、天堂寨、燕子河、吴家店温泉等养生资源,打造以温泉度假、康疗养生、田园养生、异地养老、山水度假、生态居住为代表的健康养老产品。

户外运动产品。依托马鬃岭、金刚台等山地型旅游资源,梅山湖、响洪甸等水上型旅游资源,燕子河、长岭乡、红石谷等峡谷型旅游资源,南溪、天堂寨等森林型旅游资源,发展以峡谷穿越、赛事活动、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森林探秘、飞行运动为代表的户外运动产品。

避暑度假产品。依托大天堂寨片区等生态资源优势,以避暑休闲为核心,发展以森林度假、生态养生、田园休闲、文化体验、竹海休闲、湖岛度假为代表的避暑度假产品。

节庆旅游产品。依托金寨县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体系,开展避暑音乐节、国际户外登山节、六安瓜片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专栏2:八大旅游新业态产品

房车露营地。建设房车、帐篷、娱乐等于一体的房车自驾车露营地、露营公园等露营休闲基地,吸引本地及近距离中高端客源市场。

租赁度假。与金寨县房产、商家等沟通,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服务体系。依托旅游者在线消费选择及偏好,为其提供公寓、游船、休闲用品等设施租赁服务,为旅游者开启目的地便捷式度假旅游休闲模式。

低空飞行。全方位利用目的地资源,提倡各行业积极融入,科学布局低空飞行起降点,建设“全过程、全时空看金寨”旅游观光体验项目和“水+陆+空”三维立体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产业园。按照金寨已有产业基础,建设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园、旅游商品文创园、大别山农业生态养生示范园三大产业园。

研学旅行。将研学旅游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创建金寨研学旅行品牌,建设金寨县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努力发展成为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

中医药健康养老。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基地、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特色药膳食疗中心和太极养生研修中心,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示范产品。

休闲垂钓。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体验型休闲渔村小镇、综合型休闲渔业基地和休闲垂钓基地,开发游船垂钓、河钓、库钓等休闲旅游项目。

文化旅游演艺。挖掘各地本土文化的精髓,在提升原有演艺项目的同时,在天堂寨景区、响洪甸旅游区等重点景区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4

共享发展,推动旅游惠普民主

(一)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农村贫困地区道路、水利、饮水、电力、卫生、通信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扶贫到户力度,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开辟贫困户增收新渠道。到年,实现梅山镇小南京村、天堂寨镇前畈村、燕子河镇大峡谷村等重点村与交通干道的道路全连接。

(二)推进旅游扶贫重点村规划

指导和支持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村编制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加大财政资金引导性投入、加强乡村旅游扶贫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组织具备旅游规划资质单位为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编制村级旅游扶贫规划或实施方案。

(三)开展旅游结对帮扶行动

通过引进村民合资和“1+1”结对式扶贫等模式,引导全县人民通过以下五种方式增加收入:一是直接从事旅游经营增加收入;二是在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获得报酬;三是通过发展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获得收益;四是通过参加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五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

来源:金寨论坛

长按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zb/1193382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