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味?或许每个人的感受会有不同。不管是鲜红的春联,还是崭新的压岁钱;热闹的庙会,还是热腾的年夜饭……尽管表现形式不一,其传达的对旧的一年丰收的欢庆、感恩,对新一年的祈福、祝愿的精神内涵则是一脉相承的。 过年回家,感受一下家里的年味吧~ 我们先来一起看看河南春节的民俗吧~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糖果、嗑瓜子、唠唠亲朋、拉拉家常,子女依次给长辈叩头辞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全家人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熬年"。守岁到五更时,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点燃香烛,一家人依长幼辈份,依次向祖宗跪拜致祭,恭祝"年福"。 大年初一有禁忌 大年初一,河南人鸡鸣即起,穿着新衣,竞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 中原南北东西挤庙会 很难一句两句话就说清楚庙会是什么,可是只要去河南大大小小的庙会上转那么一圈,就立刻乐陶陶地明白了——庙会,首先得有座庙,在庙里安排一个值得信任的神;找个好日子来和神打个招呼,拜神祭祖的香火是不能少的;再给自己吃点什么买点什么,听听那些古老的传说,再把传说讲给没听过的人……庙会很有意思,想体会庙会的乐趣,首先,你得不怕挤——不挤的庙会,肯定不是好庙会。 人民间传统习俗"走亲戚" 河南走亲戚规矩甚多,历时很长,贯穿了整个年节。初一之前称拜早年,十六以后称拜晚年,初一至十五为高峰期,二月初二送年后即告结束。拜年要先长辈、后平辈,先近邻、后远亲。不同辈分和亲属之间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的习俗至今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到长辈家拜年要携带酒肉、糖果之类礼品。长辈们根据自家的亲戚情况,早早的安排好了酒菜,在约定俗成的时间里,在家等候拜年客的到来。拜年客到后,有的行磕头之礼,有的以寒暄代之,互相祝福后即食午饭。 民间传统习俗"破五" 之所以称"破五",意为从此可以破除过年期间的禁忌。是日早起吃饺子、放鞭炮之习相沿不变。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河南平顶山、许昌、南阳、宝丰一带一般中午放鞭炮,不过破五不准吃面条或面稀饭,吃馒头不准剩。 人民间传统习俗偷灯头儿 正月十五豫南一带,有"偷个灯头儿,生个孙猴儿"的风俗,点灯盏时,邻家子女可悄悄将灯油燃尽的"面灯"拿走,俗称"偷灯盏"。有的地方自家所点灯盏,当晚不收,让其尽油而燃,次日再加油点燃,称"续灯"。一般至正月十七方"收灯","面灯"或"灯馍"要收起打发"要饭的",称"舍神果"。 不知道这些习俗,我们都还保留了多少。在这个年味越来越淡的年代,我们应该出去走走,没准,可以遇到我们想要的"年味"呢? 说不完道不尽的年腊八祭灶,年节来到。小妮戴花,小儿放炮。老婆儿穿花袄,老头儿哈哈笑。"这首童谣是开封年味的真实写照,在开封过年的热闹劲可是一点也不逊于古代。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街巷巷鞭炮声声,小贩沿街叫卖,声调悠扬;湖畔盘鼓,擂震天中。加上天空中的风筝、信鸽,地上的空竹、陀螺……活生生是一幅开封味的过大年风俗画。 开封清明上河园正月初一至十六举办的民俗文化节,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一还有开封龙亭公园举行的大型灯会和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盘鼓、高跷、舞龙、舞狮、旱船等精彩节目,更有黄焖鱼、炒凉粉、灌汤包等经典小吃,集中展示剪纸、琉璃画、木雕、木版年画、吹糖人、捏面人、糖画、冰糖葫芦等民间手工艺制作。 老的年味洛阳自古是天下之中,"中国"一词最早就是指的洛阳。这里可以说处处是文化,步步是民俗。"行走在多年的历史街道中,感受到了古都的气氛及悠久的历史气息。逛老集,走古街,吃水席、小点,喝五星羊汤……西大街是洛阳最老的街道,这里有很多老门老户的洛阳人,保留了很多洛阳人过年的风俗。临街店铺有卖鞭炮的、卖糖果的、卖枣糕的……应有尽有,到处是过年的景象。 河洛文化庙会、关林庙会上社火表演、抖空竹、挠杆等绝活表演,在各大公园也会举办牡丹灯会、灯盏,香山寺敲钟迎新春等多彩的节目,宫灯是洛阳市民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北第一古庙会---逛庙会是过年期间永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而在鹤壁,逛的庙会着实不小。鹤壁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是华北第一的古庙会。在鹤壁,如果过年时不去逛逛浚县古庙会,不去浮丘、大伾上烧烧香、拜拜佛,就感觉跟没过年似的。浚县古庙会,已有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来自晋、冀、鲁、鄂、皖等省及本省周边县市的香客和观光游人,络绎不绝,最高日客流量可达20多万人,是华北第一大庙会。庙会期间,传统的民间社火,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舞龙、竹马、武术、旱船等,热火朝天。尤为热闹的是正月十六,文艺团体纷纷登场。马戏团、驯兽团、杂技团、武术气功表演团,把庙会声势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地方小吃,香气扑鼻。铺牛肉、黄米糕、胡辣汤、稣火烧、石子馍、酸辣香麻丸子汤,不一而足,风味各异,煞是诱人。传统新年摩肩接踵逛庙会对于安阳人,似乎总有一种抹不去的庙会情结。城市很小,却保持着一定的古代格局,虽然城墙已不复存在,可是钟楼、文峰塔这些古建筑却保留了下来,还有一些古老的民居,没有经过刻意修缮,原生态地散落在路边。春节期间上演传统大戏和充满中原特色的庙会,热闹非凡。曲沟的"抬阁"已有多年历史,相传当年是为了欢送孔子而创作的歌舞形式,以"精、奇、绝、妙"著称,最初只有四驾抬阁,主要表演《钟馗嫁妹》、《八仙庆寿》、《九老图》、《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白蛇传》等神话故事。安阳的文峰塔是城市的象征,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距今已有余年,此塔风格独特,上大下小,呈伞状,国内外罕见。 看比翼双飞、地坑大院过大年 每年冬天,白天鹅都会从遥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起程,飞越千山万水,抵达三门峡黄河湿地来过冬!天鹅的感情忠诚专一,一夫一妻忠贞不渝,一生忠于自己的配偶。如果一对夫妻不幸落了单,就得为其他有配偶的同伴夜里站岗值班,一生孤独到老,不会再嫁或另娶……冬季的河南在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能像三门峡这样吸引来众多白天鹅的地方了。春节长假带上家人,来三门峡看看白天鹅,看看这些圣洁的天使和爱情的化身会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的。以往过年出去玩,您住的肯定都是酒店或者农家院,但是到了三门峡,不妨在豫西的地坑院中住上几天,体验一下穴居过年的感觉。地坑院深入在平坦的黄土地中,融合在田园风光之内,形成了"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只闻欢声笑语,不见村落人丁"的地下四合院。当地古来的乡俗是,从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地坑院里、院外锣鼓声一天比一天热烈、激越,扭秧歌、唱大戏、荡秋千,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一一上演。滑雪泡温泉春节想High,来大鸿寨滑雪,咱家门口的滑雪乐园,全新的设备、舒适的环境、用心的服务,欢迎"爱生活、爱旅行、爱滑雪"的你来挑战滑雪,纵享运动乐趣,尽享堆雪人、打雪仗的童年生活。鄢陵蜡梅甲天下。一年一度春节到,正是蜡梅飘香时。可以一边泡着温泉,一边欣赏蜡梅,再和家人叙叙旧~好不惬意。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zb/1193383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