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 精彩内容 年6月2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全民健身计划(-年)》,就将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事实上,最近20年来,我国民众的健身方式正在悄然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运动,其中不乏极限运动。目前,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已经成为极限运动的主力人群。 年,极限运动在国内最早出现。亚洲地区蹦极创始人CortneySmith首次将蹦极跳运动引入中国。年,北京亚运会前后,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美国滑板队访问中国,开启了极限运动在中国官方发展的大幕。年,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这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年6月,中国极限运动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致力于推动极限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年11月20日,由亚奥理事会举办的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中国选手车霖在极限运动滑板公园赛项目中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极限运动选手在国际比赛的历史性突破。年5月中旬,美国Woodward极限营地在北京大兴开幕,北京营地覆盖了多平方米的室内外场地。 本期《创客中国》来了一位“中国极限运动教父”——张少炯,这位从美国回国创业的潮叔将带来什么样的运动体验呢? 张少炯先生带来的蓝色极限是一家传播极限运动与街头潮流文化的品牌运营公司,其品牌年创立于美国,年进入中国,创下了多个第一。 第一个授权国外的世界顶级潮牌的中国独家代理; 第一个把极限运动店开到中国的主要商圈三里屯、西单、大悦城; 第一个跟主流的影视公司像DMG合作传播极限运动文化; 蓝色极限要把代表着极限运动精髓的自由、独立、反叛、纯真的基因带给中国年轻人,愿景是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最佳生活方式之一。 蓝色极限去年的销售额是多万元,目前的自有品牌在15%左右,其品牌夏天的平均单价在-元之间,冬天-元之间,毛利在53%-55%。未来希望把自有品牌做到50%以上,第二年销售额-万,第三年2亿-3亿,目标是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独角兽。 黄晓明看好的中国极限运动教父 黄晓明一直是明星跨界投资的先行者和吸金王,粗略统计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公司、项目已有数十个。 他创立的明嘉资本收获了年平均近8倍的帐面回报。今年,他还在进行5亿元的新一轮基金募资。明嘉资本这支年轻的基金甚至从未失手过,投资的红糖姜茶老字号“寿全斋”2个小时内创下了2亿万人民币销售额的战绩。同时,黄晓明还是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母公司一下科技的早期投资者。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总估值超过25亿美元的大块头。眼光独到且具有前瞻性的黄晓明似乎正在通过投资布局建立一个生态系统。 年,黄晓明投资万成为蓝色极限的天使投资人。 除了对于极限运动的兴趣和喜爱,创始人张少炯自然是吸引黄晓明的重要因素。 张少炯先生96年进入极限行业,被誉为“中国极限运动教父”,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标杆型人物。他的过往经历也很传奇,大学毕业之后他当了五年兵,84年开始下海经商,90年到美国,从T恤销售开始,到工厂、开店,成为百万富翁,94年回中国二次创业失败,96年又回到夏威夷再次创业,收购世界顶级冲浪板制造商blueHawaiisurf蓝色极限,在他的经营之下,由一个传统制造商转变成为一个以冲浪、滑板、单板滑雪、街头潮流、文化涂鸦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平台。蓝色极限在美国曾有6家直营店,日本有2家加盟店。年之后把视线转回国内,经过4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该垂直领域突出的品牌。 线上or线上:垂直市场如何占领? 在谈到目前蓝色极限涉及到的中国市场规模时,张少炯是这样介绍的。 目前,中国一个礼拜冲浪三次的有人,中国有25个冲浪俱乐部,每年培训1万到1.2万人,这个数字是在%地增长的。 而中国一个礼拜滑板三次的有3万人,一年滑一次的大概在50万人左右。 中国滑雪的核心人群在8-10万之间。 综合来看,年这部分核心人群的销售金额近10亿,市场潜力在30亿元;而潮牌目前的市场在20-30亿元之间。 在谈到未来发展时,张少炯说了三个主要方向: 一是通过每个城市的一到两家体验店做出模式,开拓加盟店; 二是为滑雪店、滑板店提供产品批发,在多品店做潮牌; 三是以合作的形式通过自己的IP和品牌做线上营销。 而就在线上营销这一部分,现场还进行了颇为激烈的讨论。 导师高鹏认为,蓝色极限的线下店其实做的并不是太好,而目前从他们的品牌属性来看,其实蓝色极限适合网红传播的业态,不一定适合传统销售网络。 而导师刘纲则认为,蓝色极限有自己的品牌价值和特点,从他们的优势出发,他们应该成为商场最酷最潮的部分,并且一定要和活动结合起来。 导师刘纲还总结了蓝色极限的几大优势和劣势,认为它首先具有成为引领潮流的生活品牌的可能性,其次具有极限运动特质和潮特质的创始人和进入该领域的优势;但劣势在于试错时间太长,线上营销方面没有成功的动作。 最终,张少炯先生提出了出让15%的股权,融资万元的需求,并且得到了三位导师的一致认可。 他会选择与哪位导师同行,又会如何选择自己线上线下的发展方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