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涛你永远要相信,跑步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发布时间:2023/12/29 14:02:46   点击数:

白月

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我深知跑步的好处并不是流于表面的,它对跑者的影响有更深层次的方面。

可是在我写这个跑步专栏的文章时,总是会收到一些读者的反对,他们总是会说,跑步对人的影响很小,或者直接说跑步不仅没有好处,反而都是坏处。

对于这样的评论,我深感悲哀,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这些言论。如果我太过于计较,总是跟他们说好处,总免不了有些夸大的嫌疑。可是不说,我心中的又很难受。

所以便有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用一些案例来说明,跑步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关键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见效。

总有一些人不相信跑步能够改变命运

年,11岁的马明涛不小心触碰高压电,致使双臂残疾。

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双臂残疾身体肯定是会失去平衡感,而且那么小的年纪,突然间,手臂从有到无,在这样的绝望遭遇下,马明涛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从此破罐子破摔。

确实,马明涛也受到了影响,他在床上躺了很久,心中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也后悔自己触电的事实,自怨自艾过一阶段。

可是,悲伤还没到寻死觅活的程度,他依然想要活下去。他只能起床,走出家门。但是由于双臂的影响,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感,根本走不了多少路,动不动就要摔跤,这让他很气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明涛选择训练自己的平衡性,他选择的锻炼项目是爬山。通过爬山,他确实感受到,体力正在不断地恢复,而且由于不断地练习,身体的平衡感也渐渐找回来了。这时候,他开始找回了一些信心,并且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自己或许可以通过运动改变一些状态。

于是他认真爬山,跑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便成了一名爬山好手。有了一些成绩,他就转向了马拉松。

跑马拉松是一个转折,马明涛自己也明白,如果仅仅越野爬山,那么自己就太局限了。这时候,那颗埋藏在心里的种子已经发芽长大了,他想要获得更多,想要通过运动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想,既然老天爷收了我的双手,那我就用双腿把失去的讨回来。所以,年的时候,便转型马拉松,靠双腿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跑马拉松之后,马明涛就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跑步上面,他训练很辛苦,尤其是失去双手,跑步的时候身体很难保持平衡,只能靠摆动身体来维持平衡,比平常人更吃力。可就算是这样,他依然咬牙坚持,想要改变现状,就只能不断地努力。

所幸,皇天不负苦心人,年1月,他收获了人生第一个半马冠军,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跑半马,此前已经跑过无数次,到了那年,才获得了这枚来之不易的奖牌。

紧接着,同年九月份,他又获得了全国残运会全程马拉松季军,成绩是2小时35分09秒,这也预示着他实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第一步,跑出成绩。

跑步改变命运,其实并非只单单靠跑步一项就能完成的,它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跑者的内心。

就像马明涛一样,他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接近跑步,然后从跑步中获得信心,又将信心反哺给跑步,两者之间相互推进,才有了改运之说。其实,不仅仅马明涛,仁耀也是一样,他们都是通过跑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而且跑马拉松还有一个改运很关键的点,那就是,跑马拉松需要有异于常人的意志力,它需要跑者坚持不懈地跑,42公里,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坚持下来的。如果你能跑下来,那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跑步能改运了,在跑步的途中,你可能会数次想要放弃,可是意志力,还有不甘心让你坚持下来了。到最后,你跑步完全是靠着意志力在推动着身体在前进,通过这样的洗礼,你想不改变,都很难。

跑步需要天赋吗?

很多人都说跑步需要天赋,听到这句话,我只能笑而不语。

马明涛有跑步天赋吗?他双臂缺失,平衡感都难以掌握你跟我说他有天赋,你是在开玩笑?

跑步需要天赋,那是对顶尖人物讲的,或许连顶尖人物都提不到天赋这个词。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网友说过,他经常同一群好友跑步,可是那群圈里的人总是跑不出成绩来,他认为这是跑步天赋限制了他们的成绩。

我刚开始还有点相信这个话,可后来想想,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他们所谓的经常跑步,并不是一天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跑步训练,最多也就一天花两三个小时去跑步,所以跑不出成绩是正常的。而且他们所对应的那些人,全都是顶尖的跑马运动员,比如贾俄仁加,仁青东知布还有董国建等这些一流选手。

可是他们局限了,他们只看到跑步成绩的差距,没有考虑到运动员背后的付出。

比如一姐张德顺,身体矮小,腿也不长,先天并不是很好,但是她就是一直练。刚开始跑步那会儿,每天都是凌晨就起床,一直训练,到了晚上九点才上床睡觉,中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一直奔跑从未停歇。

对于运动员来说,跑步不仅仅是他们的兴趣,更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跑步。尤其像贾俄这种业余跑手,更是需要天天跑步,不跑的话就没有成绩,没成绩他就没有奖金,他需要奖金去生活。

而业余跑者,勤一点的话,一周跑量80km已经顶天了,这样的跑量,你能说是天赋影响你的成绩吗?跟运动员比起来,差距很大,而且他们训练不仅仅只有跑量指标。

有人可能会杠,跑那么多身体过度透支,会减寿的。可是他们是运动员呀,你跟他们说跑量不要太多,会减寿的,你是在开玩笑?不要用你健康跑的思想去考虑运动员的处境,他们比你更懂得跑步对身体的影响,一个专门跑步的团队,难道没有你一个业余跑者理解跑步?

别再用天赋去为自己找理由。我们作为一个业余跑者,确实比不上专业运动员,而且也没必要去跟他们比,我们求的是健康,目的不一样。

不过如果你想成为最顶尖的那个跑者,或许真的就需要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天赋。其实如果以一万小时理论来讨论的话,连那点天赋都是虚假的。

那些依靠跑步改变的命运的人,更多的并不是因为天赋,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以及永不言弃的信念一起造就的。命运这个词有点玄乎,可是真正计较起来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但命运这种事,确实也是需要看个人的态度,你信则有,不信则无。

别信“你关上一扇门,上帝必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门”

你关上一扇门,如果不去锻炼另一扇门,那么所有的门都会一起关闭。

上帝哪有那么好心为你开启另一扇门,你想多了,如果你不努力,生活只会越来越糟,不会有任何改变。

马明涛为什么能在马拉松上面有那么好的成就,那是因为他一直在训练,一直在用自己的双脚跑步,练多了,相比于健康的时候,腿功自然更强了。这是努力的结果,不是上帝的恩赐。

还有为什么失明的人,耳朵总是比健全的人灵敏。当你用黑布遮住你双眼一个月以上的时候,你就能清晰地了解其中的道理了。

如果失明后,你摆烂地躺在床上,对生活不产生任何好奇的想法,只是混吃等死,那么你一辈子也别想拥有更好听力。

另一扇门之所以会开启,是因为你不断地去推动它,慢慢地将它推开。所以,开启另一扇门并不是一些人专有的,而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事,关键看你有没有去做。

如果你想要通过一些能力改变自己现状,远离贫穷,那么你就要做好长跑准备,去慢慢积累能力,一步一步地走。想找捷径的话,我建议你还是洗洗睡吧。你或许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但是你总是跳不过学习这一关,而且还是要长期的学习,至于要多长,就看你努力的程度了。

说是跑步改变命运,还不如说是跑步锻炼意志力,然后通过意志力强化技能,进而改变命运。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都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步,如果没做到,那就继续坚持下去。

现在社会总是在叫你加快速度,其实哪能那么快的,以前学习一门技能,单单学徒阶段都要五六年,你现在两三个月没到就想精通一门手艺,想屁吃呢?

如果你想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快则是慢,慢即是快。

顺便说一句,马明涛现在是滑雪队的运动员,并参加了今年的北京冬残奥会。

我是白月,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收藏、分享,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谢谢~!

END

作者:白月。用心谱写文章,执笔走遍天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jsyl/1193458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