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节,不同的阿尔卑斯雪场 本文作者:Patrick苏耀俊,牛津大学工程系学士和硕士。曾在英国生活和工作超过十五年,现居上海。滑雪是冬天我们都非常热爱的一项运动,而Patrick绝对是自学成才,可以驾驭黑线(超高级)的滑雪达人。 每当十一国庆临进,红叶初泛,网红月饼轮番轰炸,大闸蟹秋膏肥美之时,坡哥作为一名资深雪友,却心无旁骛的想到“该开始安排今年的滑雪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场一般在9月份就开始新雪季的预热,各种早鸟打折(EarlyBirdDeal)开始被疯抢。之后,旺季的酒店价格开始节节攀升。为了帮助大家能够体验到愉快舒适的滑雪之旅,坡哥将在SimpleLuxe和大家分享如何挑选阿尔卑斯山的雪场。 说到阿尔卑斯山的雪场,肯定绕不过这三家:坐拥阿尔卑斯最高峰勃朗峰(MontBlanc)雍容奢华的Chamonix,滑板玩家的最爱Vald’Isere,以及滑雪体验多样同时也是欧洲海拔最高的雪场Zermatt。除了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绵延法意瑞奥四国的阿尔卑斯山脉还藏着眼花缭乱的大小雪场等着大家去发掘。 坡哥从野滑起家,雪龄9年不算长,但基本每次雪旅都亲力亲为。其间趟过的坑就如同这满坡的蘑菇包,密密麻麻,深感其中之不易。如何在繁多的雪场里按照每次雪旅独特的行程挑选出最合适雪场,绝对是大有学问。而在这些因素中最先能决定的往往是时间。今天坡哥就先聊聊在不同时节,需要注意的选场要点。 滑雪是靠天吃饭的运动。没有雪,任你橇上抹油也上不了天。阿尔卑斯山的雪季一般是从12月初到3月底。从11月底开始,只要雪况允许,就会有雪场陆陆续续地开放。雪多雪少看年景,12月的雪况每年差异可以非常大。正常年景到12月底,雪况都会达到满场开放的要求。 12月高海拔然而时不时的也会有极端气侯。年的12月雪量偏少。都到了圣诞季,LesArc(m)雪积也只刚积到二三十厘米左右,勉强能全场开放。而山那头的Chamonix(m)却仍是登山远足的节奏。还好那年坡哥自带光环,幸运的在LesArc与雪作伴的。吃着火锅滑着雪(是真的背着火锅上山),看着山那头的兄弟穿着雪服雪裤自拍登山照。同情和无奈(幸灾乐祸与嫉妒)交织在山谷的两侧。 所以提醒想要远赴欧洲过白色圣诞的雪友,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无雪可滑的情况,12月要优先考虑海拔高的大雪场。海拔越高,降雪越早;同时气温较低也能更好保证积雪;雪场越大,造雪设备越完备,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开场条件。海拔最好能在米以上。如上面年的Chamonix对LesArc也许就是输在了海拔高度上。Chamonix再有名,浪漫圣诞节没有白色,一样没得滑! 高海拔并不是说雪场的最高点越高越好,而是雪镇的海拔。毕竟谁都不愿意滑到一半没雪了,扛着橇回家。这里坡哥推荐法国的ValThoren(m)和Tigne(m),以及奥地利的HOCHGURGL(m)。 1月找山谷滑进入1月,就不太会有12月无雪可滑的囧境。但1月是主要降雪月份,经常会有暴风雪。大雪造成的能见度低,以及大风带来的危险隐患,经常会造成GondolaLift(缆车)停运封场。记得年在奥地利虽然大风大雪但雪场部分开放,坡哥和雪友怀着对雪的热爱出雪。两人酣畅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雪里上滑了几分钟,结果发现因为迎风风力太大,居然在雪坡上完全没有向下滑动。而能见度底使两个人都失去了参照物,在几分钟里完全没有感知运动状态。在坡上一番唏嘘,回去后还饶有兴致的复习了一遍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1月的恶劣天气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1月要做好有雪也不能滑的心理准备。6天的雪程,有1天不能滑是1月的常态。在酒店里休整也是不错的。3天不能滑也是可能的。对于南方的小伙伴,也许还不算难熬,没怎么见过雪自然不会嫌事大;北方的小伙伴就好好享受酒店设施吧。 1月要减少这类情况,最好挑选在山谷中的大雪场。大雪场一般都会有一两台上主坡的超大型封闭式缆车,受大风影响相对较小。山谷四面环山,可以减少低坡受大风的影响。而不同朝向的山坡,往往降雪状况会有差异,东边不亮西边亮。如法国的ValThoren,瑞士的Zermatt和奥地利的Innsbruck都是典型的被群山环抱,雪道四通八达的山谷雪镇。 2月哪里都能耍1月下旬,天气开始转好,也终于到了每年的滑雪旺季。经过一月的大雪,大多数雪场雪况都极佳。一月底到二月中也是春节长假,不少雪友会安排春节出雪。而二月初按欧洲的学制,很多国家的中小学会有期中休假,所以欧洲家庭雪旅也多在2月初。因此2月出雪的雪友要记得Chamonix,Zermatt和Vald’Isere等热门雪场都要早订,国庆节就可以走起预定了,不然大团可能很难找旅宿。但晚了也不用太担心,大把的雪场在等着被挑。2月偶尔也会碰到暴风雪封山,但发生概率远没有一月大。坡哥一般2月出雪就不考虑天气因素了。 这里坡哥推荐几个不错的雪场,法国老牌的LaPlagne(m),在那里还在餐馆遇到了前伦敦市长BorisJohnson;对新手和非滑雪者也非常友好的法国Courchevel(m)。还有英语沟通完全无压力的奥地利StAnton(m),是英国的滑雪爱好者的最爱之一。 3月重回高海拔3月天气开始回暖,一件速干内衣披上单层的雪服就能轻装上阵,甚至穿着T-shirt也能出雪。3月并不是滑雪旺季,所以雪道上人一般不多,给需要打磨技术的雪友提供了足够的锻炼空间。不过因为没有新雪,所以雪质会偏硬,衣衫又单薄,摔了还是挺疼的。 3月中下旬和4月初出雪的话,就要再次考虑海拔了。若遇上年景不好,很多雪场都因为有融雪危险,不能全场开放,甚至关场。坡哥曾在年3月15-20日试过奥地利Innsbruck的Kuhtai(m)雪场,雪况还是杠杠的。但进场沿途看到很多雪场无雪可滑,心中真是安慰:高海拔仍旧是雪况的最强有力保证。 总结阿尔卑斯山气象变化多样,欧洲大陆、非洲大陆、大西洋、格林兰岛四股个性完全不同的气象力量会互相拉锯,带来了阿尔卑斯山独特气候特征。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雪场。关于按时间选场的注意要点,大致就说到这儿。总结一下:11月靠人品爆发,12月高海拔,1月找山谷滑,2月哪儿都能耍,3月又要回到高海拔,4月冰雪融化。如果对滑雪感兴趣的人多的话,下次坡哥可以为吃货、酒友、轰趴、情侣、亲子、单板爱好者等有针对性的介绍各种雪场。如果你喜欢的话,请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