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飞燕振翅欲飞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启动

发布时间:2024/1/31 14:51:31   点击数: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本文图片来源:冬奥组委会澎湃新闻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北京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于11月15日正式开展冬奥会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刘利锋介绍,因延庆赛区的气象条件已满足造雪要求,试造雪工作于10日18时启动,主要对造雪设备进行调试。而正式造雪于15日启动,并预计于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造雪任务,确保以最完美的状态迎接北京冬奥会。由于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因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飞燕”。经过了多项测试之后,这片场地已经做好准备只待冬奥来临。造雪工作自上而下24小时作业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已于年6月底全面竣工,目前已通过多次测试活动检验,并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设7条赛道,分别承担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11个小项的比赛,共计产生11块金牌。7条赛道全长9.2公里,最大垂直落差可达米。这里是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延庆赛区建设单位北控京奥场馆运行分公司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经理吴高胜介绍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工作将自上而下,从海拔米的出发区开始,由竞速训练道及技术道路的山顶区域开始,逐步向结束区方向推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包括竞速、竞技赛道及训练道、高山集散广场、媒体转播区、山顶平台出发区,竞速、竞技结束区等。造雪团队由中方及外方人员共计20人组成,分两个班次全天24小时持续作业,投入使用造雪设备台,造雪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造雪量约为万立方米。风雪中的工人们。细致工序保证雪面状态满足标准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公里的滑行速度,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比赛要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确保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处于相对完美状态,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冰状雪赛道分为两种:一种是竞速冰状雪赛道。这需要工作人员先将雪道翻开,将雪块破碎形成约40厘米的疏松层后用水炮进行注水,同时反复翻压将湿雪搅拌均匀,确保雪层赛道范围内冰状雪层厚度一致,没有大的气泡,之后迅速将赛道压平、低温板结,雪层会自下而上形成一层“冰壳”,上面的浮雪再由赛事运营队员用滑雪板侧滑的方式铲去,修整后的赛道看上去光滑如镜。另一种是竞技冰状雪赛道。在雪道经过初步压雪平整并通过自然低温板结后,对雪层含水量进行初步测定,按照国际雪联要求的赛道含水量标准调整好注水器水压后,使用一种独特的Z字型注水器注水,整个过程不仅要保证雪道中每立方米的雪含水量相同,同时还需要每次移动的距离必须保持相同,从而保证整条雪道均匀注水且硬度相同、雪况一致。场馆建设成果体现冬奥高标准由于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因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飞燕”。今年2月,“雪飞燕”就迎来了首次测试活动,而在11月初,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团队也组织了开展冰雪天气下的救护车转运演练,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进行“热身”。从刚开始时的设计图纸,到如今各个环节都做好了周全准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以及同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建设高标准。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日前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延庆赛区)两个竞赛场馆是所有冬奥场馆中设计建造难度比较大的,高山滑雪赛道较大的落差和雪车雪橇赛道较高的滑行速度,都对竞技性和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几乎每个场馆都有难点需要攻破,必须进行科研攻关才能解决这些工程难题。正是有了工作方式的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我们的场馆才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设也融入了绿色理念。李兴钢介绍,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借鉴中国传统山地民居的“干阑”式做法,研发出了“弱介入、可逆式、装配化”高山架空平台,顺着山坡谷地叠落分布和建造,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山林环境的扰动,并可根据赛后运营需求恢复地形原貌。“延庆赛区高度集约,主要场馆集中在半径3公里的区域内,运营十分高效。对于赛后利用,我们也进行了充分考虑。这里将转换建设大众雪道,延庆冬奥村也将变身山地旅游度假酒店。”准备周全,只待冬奥会比赛上演对于高山滑雪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坤也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颇为感慨。“第一,延庆赛区全部属于新建场馆,在建设初期,山上没有道路、水、电和通讯。”“第二,国际雪联对于赛道要求非常严苛,国内没有冬奥会雪道建设的经验以及标准参考,所以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是根据国际雪联的相应要求来完成设计深化,再按深化要求完成实施建设。”“第三,雪道的坡度非常大,最大的坡度达到68%,而且部分区域作业面极窄,地质结构复杂,导致很多区域机械作业无法到达,只能靠人力、骡马等原始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一路走来,条件艰苦,可以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中国人建设奇迹的又一个证明。”11月初,该中心的索道也已经全线贯通具备运营条件。场地共建设了9条架空索道及2条拖牵索道,全长10.3公里,串联延庆冬奥村及高山滑雪中心各区域,可以让运动员在30分钟内抵达各自赛道。该索道具有技术先进,运行速度快,运量大的特点,其中A索道、B索道最高运行速度6米/秒,单向运量人/小时,吊具设有座椅加热功能及定位系统,并在内部装有无线广播传媒装置。如今随着冬奥会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的展开,高山滑雪中心即将为正式比赛做好最后的准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dy/1193460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