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史籍记载中的古老滑雪板及滑雪活动

发布时间:2016-10-26 9:49:21   点击数:
【推荐】史籍记载中的古老滑雪板及滑雪活动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门德别列克

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一值得铭记的日子里,让我们深情缅怀八年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让我们重新回溯社会各阶层为抗战所做的点点滴滴……《抗日战争时期新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一文,从独特视角,详述了当时全国学联和新疆学联借抗战这一契机,力争凝聚各族青年学生思想,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一致对外的不懈努力,今天重新审视这一举措,仍对我们不无裨益。

里约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人们又不禁展望起下届东京奥运会及随后在北京、张家口举行的冬奥会。近几年,新疆冬季运动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尤其是山地滑雪运动,更是备受人们瞩目。《史籍记载中的古老滑雪板及滑雪活动》一文从各种历史典籍中为我们梳理了我国古代民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滑雪板及滑雪活动的记载。

门德别列克

进入8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发生在奥运会上的种种激动人心的故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该届奥运会的落幕,人们又开始憧憬着下届东京奥运会及随后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的冬季奥运会。由此想到了跟我们新疆密切相关的冬季运动项目,比如滑雪等。

近几年来,我区的冬季运动项目得到较快发展,其中山地滑雪运动项目比过去有长足的进步。年1月,在中国新疆阿勒泰被确认为是“世界滑雪最早的起源地”之后,尤其是今年“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在新疆的举行,使得新疆山地滑雪运动受到很大的鼓励和鞭策,健儿们决心在下届冬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还记得“十三冬”上,阿勒泰地区滑雪爱好者们组团用古老毛皮滑雪板在运动会上进行山地滑雪表演,使得观看者颇觉新奇,也让我们新疆人深感自豪,更使我们对滑雪运动及其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藉此,我们回溯和梳理相关历史,向读者介绍古老毛皮滑雪活动的传统及其传承人——现代中国阿勒泰人为人类滑雪运动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

近年来,在中外史籍中关于滑雪板及滑雪活动的有关记载很多——

《隋书》室韦传云:“地多积雪,惧陷坑肼,骑木而行。俗皆捕貂为业,冠以狐狢,衣以鱼皮。”

此段文字概括地表述了古代室韦人在深山老林、高寒雪地中狩猎谋生的情景。“骑木而行”,就描述室韦人用木制滑雪板在雪地上的奔驰即滑雪的活动。《隋书》所称的“室韦”,是古代居住在我国北方的诸部统称,室韦——深林(shugui)之意。室韦部族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广袤地带,靠牧放狩猎为生。室韦在北魏史中有记载,分为五大部,分布于嫩江、黑龙江流域一带。在唐代也统称为室韦即蒙兀室韦,是蒙古民族的祖先。从此记载可以看出,蒙古族的祖先从隋唐时期就使用木制滑雪板当作出行和狩猎的工具。后来蒙兀室韦有的就融入到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中去了。众所周知,在20世纪50-60年代,鄂温克族部分猎户也依然用木制滑雪板“察纳”捕猎动物。

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威廉·鲁布鲁克在《东方行记》中写道:“……朝北走,也没有任何城市,那里住有放牧牲畜的被称为乞儿吉思的民族,还住有兀良哈人。兀良哈人在自己的脚底下绑上磨光的木板,奔驰在冻结的雪和冰上,飞速地捕捉鸟兽。”

《东方行记》,是威廉·鲁布鲁克于年—年奉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命,率领传教使团前往蒙古地区觐见蒙古大汗蒙哥以后,返回所写的出使报告。鲁布鲁克在哈剌和林城住了三个月。他的《东方行记》是欧洲人记述蒙古人情况的早期著作之一。它生动具体地记述了13世纪蒙古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等实际情况。在中世纪的东方旅行记中,鲁布鲁克的《东方行记》被认为是仅次于《马可波罗行纪》的重要著作。由于《东方行记》包含有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中外蒙古史研究者和史学家们的重视,数百年来不断为史学家和蒙古史研究者所引用。鲁布鲁克在蒙古地区只待了两年,由于他观察得精细,他对蒙古人的生活,尤其是兀良哈蒙古人熟练使用滑雪板捕猎的生活作了十分精确的描述。

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载:“因为在他们国内,山和森林很多,所以冬天他们在雪面上打到许多野兽。他们制造一种叫做察纳的特别板子,站立在那板上;用皮带做成缰绳,〔将它拴在板的前端〕然后手拿着棒,以棒撑地,〔滑行〕于雪面上,有如水上行舟。他们就这样用察纳〔滑雪板〕驰逐于原野上下,追杀山牛等动物。除自己踏着的察纳外,他们还拖着联接起来的另一些〔滑雪板〕走,他们将打杀的野兽放在上面。即使放上两三千曼〔重荷〕,花不了多大力气就可以轻快地行走在雪层上。受过训练的人则奔驰得极其轻快。没见过的人,谁也不会相信这点。”(在这里,“曼”是一种重量单位)

波斯人拉施特从十三世纪中期开始编纂巨著《史集》,到十四世纪初即—年完成。拉施特虽然是一个坚定的穆斯林,但他总是以学者的一视同仁心态,认真编纂这部蒙古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史集》。作为中世纪最伟大、最详实可信的一部世界通史,《史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包含了当时东西方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方面,更体现在它充分利用了第一手的史料方面。他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史学家。拉施特在这部历史巨著中介绍了13世纪蒙古—草原帝国史,其中就再现了中世纪蒙古森林兀良哈惕部落的人熟练使用滑雪板猎捕野生动物的生活。

多桑在《多桑蒙古史》说:“兀良哈人所居之地,山岳屹立,森林遍布。天时酷寒,冬日常猎于雪中,以名曰察纳(tchana)之板系于足下,持杖撑雪而走,如同舟子之撑篙于水以行舟,其行平地抑升降山岭,甚为迅捷,常易获其所欲捕之野牛或其他动物。猎获以后,以猎物载之身后之撬上,每撬可载二三千明(menn)。”(“明”也是一种重量单位)

瑞典史学家多桑在—年间完成《多桑蒙古史》一书,该书是世界学术名著之一。书中他叙述了孛端察儿之孙木嫩图丹妻子莫拿伦,避兵逃至老家牧地之事时,附录了此段,并解释兀良哈人使用木制滑雪板滑雪并打猎活动的情况。

B.Y符拉基米尔左夫在他的《蒙古社会制度史》中写道:“……蒙古森林百姓部落用兽皮做衣服,在雪上使用滑雪板和雪橇,喝树汁……”

俄罗斯(原苏联)史学家B.Y符拉基米尔左夫所著的《蒙古社会制度史》一书,于年由苏联科学院出版发行。作者在书中也描述了蒙古族〔森林百姓〕使用滑雪板和雪橇等在雪上活动的情形。

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总而言之,远的近年前,近的约80年前的上述历史记载,均阐述了有史记载以来,居住在我国北方广袤地带的蒙古族祖先室韦部族及其后裔乌梁海等诸部使用“察纳”滑雪板和雪杖滑雪的史实。

至解放初期,我国阿勒泰乌梁海、图瓦等蒙古部众,仍然完整地保存和继承着制作古老滑雪板及滑雪活动的传统。年,苏荣加夫、塞仁加夫、巴音沙拉、乌图纳胜等4位阿勒泰蒙古族青年,先代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参加自治区滑雪选拔赛,并以新疆滑雪队成员身份参加了在吉林省举行的首届全国冬运会。这对祖祖辈辈用“察纳”滑雪过活的阿勒泰乌梁海、图瓦蒙古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甚至包括阿勒泰在内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族人民都感到无尚光荣。

除上述史料记载外,是否还有远古钉灵人(钉灵国人,又作丁零人)滑雪活动的记载?据查证,关于钉灵人所处时代及活动,只在我国古书《山海经》中有记载。

《山海经》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社会地理、天文、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还保存了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也被称为古人生活的百科全书。古传此书是大禹和他属臣伯益所作,但是,从内容来看此书显然不是一人一时所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它是周、秦、汉时期逐渐由多人先后写成,最后有西汉刘向父子校订。《山海经》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共十八卷。现有《山海经》的几种注释版本,其主要内容为原文、注释、翻译等。

在《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曰:“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已下有毛,马蹄善走”(原文)。据此,有人认为并断定远古钉灵人有滑雪活动。但查读几种版本的整体内容,似不存远古丁零人(用滑雪板)滑雪活动之意。

回溯中外史籍中有关古老的滑雪板及滑雪活动的记载,忍不住充满了深深的自豪感,也觉得更有必要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fl/1193336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