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京张医疗协作高速路 大家好!我叫万伟庆,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医院挂职副院长的故事。 说到张家口,几年前或许您还不是很熟悉,但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张家口的距离。对我来说,可能比在座的各位更有感触,因为我是第一批支援张家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实实在在地见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张家口的发展。年的8月1日,“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正式挂牌,医院代表,从那天就开始了北京人在张家口的从医生涯。 在我们脑科中心入驻之前,医院在脑神经疾病诊疗方面的水平还满足不了当地百姓的需求,很多患者只能到北京看病。除了长途奔波,还要面对挂号难、住院难、花费高等问题。所以,我们中心一成立,就引起了张家口及周边地区患者的极大,大家都盼着我们脑科中心快点开张,好在家门口就能看北京的医生。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宣化区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到我们中心来的时候,已经被脑瘤折磨了四年多。由于年龄太大,手术风险高,一直没得到过系统的治疗。那段时间,老人病情突然加重,走路不稳、小便失禁、精神也开始出现恍惚。家里要带老人到北京看病,可老人担心自己扛不住奔波,没有同意。医院在张家口设医疗点后,老人一下子觉得自己有救了。 一见到我,老奶奶的眼泪刷的流了出来,干瘦的双手紧拉着我不放。看着老人求救的目光,我犹豫了。如果在北京,我可以接,因为北京医疗设备先进,人员配备齐全,像老奶奶这样一台大手术,至少需要7、8个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完成。可现在呢,我们中心刚刚成立,手术设备、专业人员和医疗团队都还在建设过程中。但是,看着老人祈求的目光,听着那被痛苦折磨地颤颤巍巍的声音,我怎么能忍心拒绝她。为了能尽快给老人手术,我想尽办法,人手不够就一人身兼多职,从制定手术方案到手术风险评估,从做术前准备,到手术台摆放体位、操刀开颅,甚至连麻醉和术后监护都要。就这样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技能,终于成功地帮老人切除了脑子里像拳头大小的一颗肿瘤。这是我们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例巨大脑瘤切除术,为我们脑科中心开创了先河。当老人醒过来的时候,她不相信这是真的,随后,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现在,这位老人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做饭、做家务、照顾老伴,一段新的人生就这样从我们脑科中心重新起航。 北京和张家口的医疗携手,不仅满足了张家口地区百姓就近看病的切实需求,也建立起了一条挽救生命的高速路。北京申冬奥成功后,“到崇礼滑雪”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新时尚。记得有一位北京小伙子和几个朋友一起到崇礼滑雪,意外摔伤。受伤的小伙子在休息室打着电话就突然昏迷了。医院的路上他的瞳孔开始散大,到我们中心时已经生命垂危。接诊后,我马上组织会诊,检查结果发现他颅内巨大血肿,当即为他实施了开颅手术,小伙子和死神擦肩而过。后来,他父亲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在张家口还能遇到北京的大医生!”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当医生的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地更健康、更幸福。 我在张家口的日子,可以说像电影大片一幕幕地上演着,在那里我比在北京还忙,经常连按时吃饭、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有一次,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我实在困了就窝在宿舍的一个房间睡了过去。同事们给我打电话没人接,人又找不着,急的团团转,从看门的老大爷那里拿了钥匙开门而入,当看见我迷迷糊糊醒过来的时候,忍不住大声喊:“万院长还活着……” 这就是我和张家口脑科中心的故事,有笑有泪,但更多的是人生的体验和价值的收获。目前,中心成立2年,会诊多疑难病例,门诊3万多人次,手术超过台,连山西、内蒙等地的患者也慕名而来。 年的除夕夜,我和孩子、家人是在张家口度过的。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医院准备的饺子,我突然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是用科技与生命架起的桥梁,更是一种用情感和心血建立起的联系。为了构筑健康中国,我们不忘初心,与你携手,共筑京张医疗协作的高速路! 谢谢大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专家与您相伴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hxfl/1193408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