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扬眼」当地时间10月28日,17岁的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在奥地利斯图拜滑雪公园的训练中,成功完成BsIndyCrail(内转抓板)超高难度动作,落地干净利落技惊雪坛,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也是进入俱乐部最年轻的单板滑雪运动员。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滑雪的人知道苏翊鸣,因为他是享誉圈内的“天才少年”,7岁拿到国际知名品牌赞助,12岁已跻身国内顶尖滑手之列。许多不滑雪的人也认识他,因为他曾出演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小栓子,是一名小童星。年出生的苏翊鸣是吉林人,父母都是单板发烧友,很早就让他接触到了冰雪运动。单板滑雪这个在当时都略显冷门的运动成了他童年时的大玩具。年幼无知时的单纯喜好,随岁月流逝发酵成了热爱。七八岁时,苏翊鸣开始玩“公园”,即在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不同道具供滑手展示技艺的场地。他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快乐,“虽然那时只能‘飞’一些很小的跳台,腾空时间非常短,但我特别喜欢那种在空中的感觉。”在努力与天赋的双重加持下,苏翊鸣进步迅速,很快便在各类青少年赛事中独孤求败,成为国内滑雪圈里小有名气的小滑手。名气给他带来了很多从来没想过的东西: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要找一个会滑雪的小演员,苏翊鸣的滑雪视频被剧组看到,他得到了“小栓子”这个角色,成为小明星。此后,苏翊鸣接连出演了《生逢灿烂的日子》《摇滚小子》等多部电影,他还与国内众多顶级滑雪高手参演了多部滑雪纪录片……他成了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家乡报纸上报道着他的故事。与此同时,苏翊鸣也没耽误滑雪和学业,文化课成绩在校内名列前茅。因为北京冬奥会选择做职业运动员年7月31日中国申办年冬奥会成功那天,他第一次考虑起了自己的“运动员”身份,希望有一天“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苏翊鸣在微博上写下了这句话。他和父母正式谈心,选择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于是,当许多同龄人还没想过未来要做什么,苏翊鸣已毅然暂停演艺事业,将全部课余精力投入到了滑雪中。“有时回过头想想,其实自己那时还是个小孩子,只能完成几个简单动作,参加冬奥会确实是个比较‘伟大’的目标。”苏翊鸣承认自己很“敢想”,但绝不是痴心妄想,“因为我一直在努力,朝着目标一点一点靠近。冬奥会只是个大目标,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有一个不变的小目标——做好每一天的训练。”正如苏翊鸣所说,随后的三年,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年8月,他入选跨界跨项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披上了“国字号”战袍。在随后的-赛季全国锦标赛中,首次参加成人组全国比赛的苏翊鸣便凭借强大实力和心理素质一举夺得大跳台冠军。此后,他只要参赛便再未让全国冠军旁落,奠定了自己在内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看似一路上扬的曲线,却并非毫无起伏波折。一次次成功的背后,是数不清的失败与失落。练得最狠的时候,苏翊鸣一周能滑断好几块雪板。但他偏偏从小就是个爱跟自己“较劲”的孩子,每天都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不完成决不罢休。“有时动作做不好,我就跟自己生气,特别懊恼。有些人可能会调整一下,状态好的时候再尝试,但我不。我就算不吃饭,也要把它做好了再下山。”不断突破的“鸣哥”值得期待国家集训队里,他被众人称为“鸣哥”:在这里,大部分运动员是从体操、武术等项目中“跨界”而来,虽然不缺技巧,但没有雪上经验。队伍里,只有苏翊鸣是从小开始滑雪,雪上经验丰富、成绩凸显,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就是雪场里的“大哥”。“鸣哥”的称谓也来自他的做事风格:一头弯曲的长发,但藏在长发下的眼睛像鹰一样,让人一瞥就会忘不了那种眼神。在队里,他不是一个做出高难度动作就大呼小叫的人,但人们会在许多天后、从他朋友圈或微博某段自己训练的视频里,不经意地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高难度动作。近两年,苏翊鸣在日本籍教练佐藤康弘的悉心教导下,突破不断。先是年3月解锁了中国首个BsTripleCorkMute(三周空翻转体度)动作,又于年1月成功完成单板滑雪历史上首个Cab(反脚外转五周度),为中国单板推开了“18时代”的大门。如今,年仅17岁的苏翊鸣,在一年之内再次解锁BsIndyCrail(内转抓板)超高难度动作,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在解锁BsIndyCrail之后,苏翊鸣在微博上写道:“我会继续努力,认真对待好每一天的训练,把动作完成的更稳定、更扎实,争取在北京冬奥会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距离北京冬奥会只剩不到天,苏翊鸣解锁难度动作标志着我国在男子单板滑雪坡面障碍与大跳台项目上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准。期待着苏翊鸣在未来的三个月的训练比赛中不断进步,用实力在北京冬奥会上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新生代运动员的风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啟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ingjisy.com/zysx/119346982.html |